作者自白:小智学长我可以,自媒体撰稿人。职场知识传播者、香味品鉴爱好者。有问必答,欢迎来撩。
大家都知道读书是个自我提升的好办法,但是很多人都免不了,“一读书就困,一合上就忘”的囧境。有人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读书笔记把内容记下来不就好了。
相信大家在念书时候都写过不少读书笔记,回顾整个书本加一些感想。可是写完过了一个月、半年、多年,你还记得书本讲了什么吗?
不记得?也许是你读书的方法不到位,或者是你做的读书笔记不够好。
我在这里分享我大学的读书的方法以及做读书笔记的一些要点,我至今仍记得四年前我读书笔记中很多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如果你觉得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帮助可以关注或者评论,我现在辞职在家成为一名自媒体职业者,尽量会把我的职场技能、学习方法、好物推荐给大家。
2011年高考考得不错,本科考上了深圳大学。大一成绩平平,也就是班上中等的水平,后来修读了两个学位如期毕业,大四综合成绩系里1/92,保送武汉大学。为什么成绩有了那么大的提升,我想应该是因为一位老师读书方法的传授,以及对读书笔记的实践和提升。
郑老师是一位传统的老师,他基本上就用word讲课,他不怎么用PPT,然后他要求每个同学期末都得交50页A4纸大小的读书笔记。他列出参考书单,可以任意选择书单的书或者其他相关的专业书,他说“不会写读书笔记就摘抄,看到句子写得好就摘抄下来”。
所以我就摘抄了蛮多佳句,这种传统的方法就好像小学学写作文一样传统、枯燥。但是对我却十分有用,因为在入门的时候,选择摘抄的句子,你会强迫自己找到书本的核心。
随着课程的进行,我也开始学会了书本的章节结构和撰写逻辑。前言和序言是全书的浓缩,每个章节讲了什么,如何推进都会有讲到,还有哪些是重要的概念。所以看书前言和序言一定不要跳过,看书前优先看看章节结构。基本读书笔记不再是佳句摘抄,而是留下核心内容。
一个新的概念出现,是什么意思?带着问题,从下文作出的规范解读寻找解释,浓缩成一句话是什么?所以我了解了核心概念的定义和解释。
为什么能够得出作者的那个判断,前提和推演的过程是怎样的?列出核心的概念的定义,是演绎型还是归纳型推理。演绎也就是用概念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归纳型也就是给出足够的例子证明,列出支持的数据案例。
然后,一本书读薄了。读书笔记充满了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符号。这个按照个人喜好即可,我喜欢用蓝笔摘抄重要概念的定义,绿色笔就摘抄一些延伸的佳句。关于疑问我喜欢用红笔写出问题,如果找到了回答,就用黑笔打钩,写下回应。如果没有寻得回答就继续往下看,没找到答案就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老师。根据老师的回答写上可以延伸阅读的方向或者思考,这本书就读厚了。
带着问题去阅读,反复总结。自然书本的知识也就内化成为你的认知,这就难以忘记了。
—END—
你点的每个评论和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