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生态系统——读《我包罗万象》

图片来自网络

从微生物的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移动的生态系统。一提到微生物,不少人都以为他们是致病的源头,对人体有害。其实不然,大多数时候,人体与体内的细菌是和平相处、互惠互利的关系。

科学家做了一个无菌环境下小白鼠发育的实验,实验证明,没有细菌,小白鼠的肠胃发育都不是很完全,很难在外部环境中存活。对母乳的研究则发现了更为神奇的共生关系。母乳里的200多种叫做HMO的多糖,其实并不能让婴儿直接吸收,而是培育了婴儿肠胃里的特定菌群,而菌群产生的化学物质又可以促进肠胃的发育。成年人肠胃内的细菌对于人体的消化吸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影响到人的体型胖瘦。人的免疫系统也需要细菌的刺激才可以发挥作用。

对待这个看不见的群落,就像我们保护生态系统一样,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度。适量种类和数量的细菌与人体形成的一个平衡系统,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外部有害微生物的入侵,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欲无杂草,必先种上庄稼”。

在历史漫长的进化中,我们与野兽搏斗,与饥饿抗争,与细菌合作,终于貌似站上了食物链的最顶端。一切实在太快,以至于我们的身体还没有做出改变,我们本质上是在高速公路飞奔的古猿人。所以,为了更好生活,我们不能将野兽赶尽杀绝,不能胡吃海喝,不能活在无菌世界。一切都要刚好,才能维持这一个脆弱的平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作者 勇埃德,新晋华裔科普作家,被称为是当代最优秀的科学记者。勇埃德供职于《大西洋月刊》,同时也是一个多产的科...
    蔚成阅读 1,160评论 0 0
  • 海棠文创阅读 310评论 7 4
  • 轰隆隆,轰隆隆,随着阵阵雷雨,夏天的步伐也加快了。 春天匆匆地离去带走了花儿们的精气神,正软趴趴的在地上蔫着。这时...
    果喵阅读 173评论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