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规矩教会孩子受益终生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养不教父之过”,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从孩子的状态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认知、状态和行为。

有人说,小孩子就是要让他无拘无束的玩,不要去管束,这种说法对吗?俗话说,三岁看老,意思是透过一个三岁儿童的行为便可以预测到这孩子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更深刻的说,一个人现在的行为习惯影响着他的一生。所以,作为孩子的监护人,父母应该为懵懂的孩子提早立下做人做事的规矩,防止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走弯路犯错误。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么,父母应该给孩子立什么规矩?立下规矩之后又应该怎样对孩子实施?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规矩一:辱骂报复的苗头要扼杀

      幼儿园的小朋友最常见的就是抢东西,有的孩子以辱骂的方式争抢,还有的威胁说你要是不给我,我就让爸爸妈妈打你等。

      孩子出现了这个问题,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明确地告诉孩子这些行为不对,然后心平气和地引导,让孩子自己反省,知道错在哪了,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样的事情的同时,给孩子立下这条规矩。

规矩二:知错就改,记得道歉

      小孩子难免会犯错误,父母不能觉得孩子还小,就算犯错也不用道歉。因为没有约束的孩子,难免会为所欲为,犯更多更严重的错误。

      孩子出现了这个问题,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孩子犯错后,父母要抓住机会,教育他“做错事要道歉,这样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当然,如果是父母错怪孩子,也要向他道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和孩子一起遵守规矩。

规矩三:未经允许,不能随便拿别人东西

      小孩子对于喜欢的东西,会伸手去拿,觉得拿到手上就是自己的了。而且只要看到爸爸妈妈牵着其他小朋友或者玩具被别人拿走了,就会哭闹。

      孩子出现了这个问题,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区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而“我的”东西可以归我支配,可以和其他人分享,并给他立下规矩。

规矩四:东西用完后要放回原处、物归原主

      孩子自理能力不好,喜欢乱扔玩具,玩完不收拾,等着父母收。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还小,也不懂收拾,帮他收反而省事。

      孩子出现了这个问题,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父母告诉孩子,每次玩完之后都要自己收拾玩具,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在收拾的过程中,也可以自己决定什么东西放哪里更合适,以增加孩子创造力。

规矩五:先来后到,后来者需等待

      有的父母把孩子放家里第一位,什么事情都让着孩子,饭先给孩子吃,水果先让孩子挑等,久而久之,孩子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

      孩子出现了这个问题,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父母要强调“先来后到”的规则,比如刷牙的时候谁先起床谁先刷牙;超市结账的时候,告诉孩子要排队等。

规矩六:别人说话时不要随意打断

      孩子很多时候想起什么说什么,无论父母在做什么事情,他们总会毫不犹豫地打断,长大以后会以自我为中心,很难融入集体。

      孩子出现了这个问题,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父母要给孩子灌输随便打扰别人不礼貌,用心平气和的引导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他知道被别人打扰是很不开心的事情,然后给他立规矩。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性格塑造命运,习惯成就未来,小孩子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能松懈!这个阶段家长要重视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所谓“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也折射出家长的行为及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如果觉得有用帮忙点个❤,也可以关注一下,你的关注将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谢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今的孩子,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捧在手里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因此也很容易出现父母溺爱孩子的现象。但是,一味...
    ohyear阅读 606评论 0 1
  • 我要补补补,晨起自制。
    珂雪如水阅读 181评论 0 0
  • 2017年8月26日,我们第一次见面。 董怡彤,第一个到达教室。小女孩活泼开朗懂礼貌,而且独立又能干。可以自己一个...
    ThisisSilence阅读 1,163评论 0 0
  • 终于有一个合适的时间,有时间且有心,看完七月与安生这部电影。两个从十三岁到二十七岁的好朋友,纠缠在一起,因为一个男...
    愿你贪吃不胖阅读 12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