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的心与善知识的心相应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亲近善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依师学法,按照闻思修、戒定慧的次第一步一步深入,走解脱、成佛之道。因此学佛需要两方面的条件:第一是外在的因缘——要有善知识的摄受;第二就是自己的精进努力,依着善知识的教授教诫行持;二者缺一不可。我们容易产生的一种心态是以为有了善知识就万事大吉了,其实未必如此。

在《六祖坛经》里面讲到:“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方得解脱者,无有是处。”(卷一)这点也就提示了我们,对于老师不能生依赖心。如果说我的师父很厉害,他到时候就会来度我,那连佛都度不了你。自己不用功修行的话,指望你的老师来度你,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亲近善知识不能生依赖心,如果觉得依赖他以后就有保证了,那你的功夫怎么能够上路呢?不发心,不精进,怎么能够有成就呢?经论上讲学佛对自己要做“病人想”,是让你知道自己在病当中,所以要看病,要依止善知识学法,法才是治病的良药。

因此我们依师学法,就是将善知识所说的法用在自己的身心上面去实践,过失一点点地断除,功德一点点地积聚,让我们的心续同善知识的心续越来越接近,最终能够与善知识心心相印,达到善知识一样的成就。

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一种是内在的。

外在的是我们眼前可以接触到、可以亲近的老师。内在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善知识虽然不一定在你的身边,但是他所教导的佛法,你自己能够理解、消化。

当你遇到具体的境界,遇到生活当中种种的困难和问题时,你知道如何来抉择。因为依师的目的就是要学法,学法就要得到智慧,智慧的特质就是抉择,抉择就是面对各种境界时知道怎么做。

也就是通过对佛法闻思修的能力不断地提升,自己这种觉察、观照、思惟的能力都在增强,慢慢地自己就能够自立了。到了一定的程度,你会觉得自己的这种抉择符合善知识的标准。这就是说你内在的抉择能力已经同善知识的能力一样了,你的心已经能够和善知识的心相应了,这就是内在的善知识。

依止善知识就是要让自己的心与善知识的心相应,你能够相应几分,就会有几分的成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阴雨绵绵湿帷幕。燕子来时,又入邻家住。不尽宫寒怜玉兔,清辉对影愁空户。 满眼落花辞碧树。缺月楼台,衣遍云中露。日念...
    冰凌原创诗文阅读 337评论 0 2
  • 最近几天,表姐总会给我发来信息,我一遍遍读着姐姐用文字翻译的奶奶的家乡话,心里一整酸痛。我不敢给奶奶电话,我担心还...
    苗苗在故乡阅读 257评论 1 0
  • 我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自以为是一个天生的旅行者,却因为工作和生活,不得不羁留在一个没有假期、难以出行的边疆城市。因...
    的确良阅读 354评论 0 1
  • 许愿 我是一艘船 你没有乘过的船 乘了就不想下来 许愿 我是一片 你没有去过的热带雨林 去了就不想离开 我愿 我是...
    珞漫阅读 244评论 0 0
  • 今天抽到了玫瑰,当时就有种爱情的味道,哈哈!用暧昧,浓郁,性感,来形容今天的感觉!让我更加确定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雪人22阅读 12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