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作”一些杂想

我们为什么要工作?只是单纯的为了赚钱吗?

以前的我总认为生活与工作要截然分开,因此在下班后、假期周末时总是很抵触工作的。工作会影响到我的生活质量。后来疫情出现了,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想要工作的感觉。疫情隔离之下,人闲下来了,刚开始会觉得挺好的,不用工作,但过了几天,就觉得不对劲了,无所事事的感觉让人觉得难受。人还是得做事,有事可做,活得也有劲。

稻盛和夫说过:工作是一场修行。最近这段时间也有这样的感受。工作是提升人心智的道场,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都是一次提升的机会。如果工作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事事顺利,何来的成长之说。正因为有了困难,有了挑战,人才会突破自己的极限,踏出自己的舒适圈。

躺平是阶段性的,在某一时刻,确实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是状态不对,需要躺平来缓冲了。但人不能一直躺着。想想,天天躺着,骨头都酥了,越躺是越没精神的。躺是休息,补充了能量后,还是要起来继续动的。工作上也是如此,有时候累了,或是遇到瓶颈了,我们需要停下来,让自己休息下。当休息够了,准备好了,就继续去做。

工作不单是为了赚钱,也是个人价值的一个体现。马斯洛需求层次,最高的层次——自我实现。每个人都需要实现自我,这是我们内心的需求,都想要展示自己,工作是一个实现自我的平台。

当一个人做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会专注投入到工作中,享受在工作之中,工作对这类人来说并非砒霜,而是良药。

工作占据了生命的很大的一部分,如果对工作的态度处在抱怨,敷衍的状态,那我们的生命状态亦是如此。工作是生命的一部分,这是现实存在的,既然是这样,就接受它,与它和解,然后想想如何做好,让自己的生命因为工作更有价值。

要想做好工作,首先一定要自我认知,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可以不做什么,这样才不会盲目的工作。

现在所做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但是如果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还是老老实实在现有的工作积攒经验,锻炼能力,等到哪天各方面成熟在做其他的选择。在不知道路的方向时,就专注当下的每一步。

在工作中,一定要有目标,不然容易被工作的琐碎事被淹没。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聚焦在自己的目标上,拒绝一些不必要的事,抵制一些诱惑。

职业倦怠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让自己一直沉浸在这样的状态中。如果出现职业倦怠,要面对自己倦怠的问题,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如我目前一个问题是职业认同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个人的自我认同,因此阅读相关书籍,寻找专业人士帮忙等等,逐渐解决自己的问题。

今天内容没有什么逻辑,纯粹发散。想要写一篇有结构的文章,需要继续学习!持续日更,持续写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