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写《金婚》

  以前在电视上看过《金婚》这部剧的某些片段,我记得的一个场景是,张国立饰演的佟志和林永健饰演的大庄在院里的长椅上聊天,聊了一半,李菁菁饰演的庄嫂出来了,说了点啥,打断了这场聊天。这部剧,我看过的片段绝对不只有这一个,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个。07年08年,我写了大量的电影评论,那时候似乎没什么时间去看剧集,所以剧集写得很少,之所以记住了那个片段,好像是那时候看着这个主演阵容,看着他们的演绎水平,我大概在心里是下了一个判断:这会是一部好看的剧。

  快20年了,没有机会去看,我甚至都已经彻底地忘记了有这样一部剧,可能没想过,我会在短视频平台上刷到这部剧,把我那已经遗忘的回忆又给勾了出来。前几天刷短视频,它给我推送了一条,是蒋雯丽饰演的文丽和佟志就寝前的片段,文丽让佟志去洗手,因为洗完了手碰到了什么再回去洗,反反复复地不停地洗,最后把佟志那点邪火愣生生地洗没了,他发脾气说,洗好了,睡觉吧。因为这个片段,我点开了这个自媒体账号的主页里,发现他把这部剧剪了大概有九十左右个短视频,一个短视频大概有十来分钟,我就躺在沙发上,一边喝着刚泡好的茶,一边动动手指头,居然把它给全部刷完了。

  大概,这是我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刷完了一部经典。那时候我还在想,这样刷过了一遍之后,是不是还要必要再去刷一遍原剧呢。

  短视频平台上大概有很大一部分流量是给了类似这样的自媒体吧,说是解读各种经典剧集,然后就把各种经典剧集的一些经典的片段给剪一剪,再配上一些可能都直接是AI制作的旁白和字幕,就这样给扔出来。说它带有评论性质吗,似乎也有点;但是说它真能输出什么观点吗,似乎也没有。

  我们正常地看一部电影或者剧集,讲究的是一个起承转合,在短视频的世界里,不需起承转合,它直接就是高潮高潮高潮,一路从头到尾都给你高潮下去,不这样剪没办法呀,抓不住流量呀。上次我看过某位博主在某个视频上总结自己前期视频的流量不大以及完播率不高,他最终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在视频的前十秒没有抛出足够震撼的观点以锁定观众,在视频的前三十秒表达的逻辑没有非常贯通,有部分转折的逻辑略为生硬……诸如此类。

  短视频的世界里,其实已经是一个完全可以量化的世界了。什么样的视频会被平台赋予流量,什么样的内容平台愿意给你更多的流量扶持,当一切都可以量化了之后,慢慢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同质化的内容被推送给我们,甚至连我们这些不太思考的刷视频的人,都慢慢地能理解这一个赋流引流的流程时,它其实已经越来越少能给我们惊喜了。

  这样剪,能有流量;不这样剪,流量就没有了。任何一个自媒体,在现在这种流量为王的网络环境里,你会被不停地训练,这种训练会反馈给平台,平台会按照所有的训练模型再次反馈到自媒体上,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有流量的内容,慢慢地会趋同,这是自媒体和平台一起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任何一个自媒体,能够轻易地打破这种闭环,时间久了,大多数都会屈服于流量,自然而然地就会进入这个闭环里跟着他们一起向相同的方向去用力和努力。

  大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伙伴可能刷了一天的短视频,最后停下来的时候一想自己刚刚干了什么,似乎什么也没干,时间就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的同质化的内容里慢慢地流逝了,因为看过了太多同质化的东西,你最终什么也没记住,刷短视频的最高境界就是看过了,又好像没看过,再看看又如何,好像已经看过了……

  今天我本来想写《金婚》这部剧的剧评,但是我实在不忍这样写下去,因为我明明是没有看完这部剧的,并且就我刷过了它的概梗的观感来说,这应该是一部好剧,它应该值得更好的对待,像短视频平台这种断章取义囫囵吞枣的方式对它来说其实太不公平,而如果基于这样的一种观看方式再来写这剧的评论,我怎么感觉自己有点助纣为虐呢。

  所以我写了一个开头,没往下写的勇气。我记得以前我也写过,在我写影评的最后一段时间,那时候的短视频才刚刚兴起,我那时候其实是尝试过转型做短视频的,就按我自己写的影评为基础,再以原电影或者剧集的内容为主要内容,影评里讲到哪个片段,就把那个片段剪进去,但是我做了一两次尝试之后我发现,那是一个全新的跑道,像我这种纯文字创作的人,似乎并不太适合那个赛道,因为需要掌握太多新的技能,比如剪辑,比如前面说到的各种剪辑技巧和文本创作的量化数据的积累,那个赛道需要更自律更能精准把控的人才能做得更好。

  同时我也担忧,像那样直接将电影或者剧集进行二次剪辑的话,最终必须面对的问题就是对原著版权的侵权行为,这种行为是不是能够长久地运营呢,如果不行的话,是不是前期积累得越多,后面要背负的责任就会越多呢。所以我浅尝辄止没有在那条道上继续往前走了。殊不知,十几年过去了,这条赛道至今似乎依旧蓬勃,很多同时代写影评的小伙伴转型成功成了现在整个赛道的顶流自媒体。

  很多自媒体也在说,流量来的时候,什么都别说,先接住了再说,说不定明天,流量就会跑到哪的地方去了,所以别说什么长远和久远,做好眼下才是最重要的。回头看,这条赛道上深耕了十几年的自媒体都有,他们在努力,他们在拼搏,他们只看眼下,所以能够越走越远,这是他们的成功。

  我在某新平台上注册账号的时候,它说让我填一个自我简介,我突然有点懵了,才想起来,我已经多少年没有写过自我简介了。我记得我最早的自我简介写得极认真,上面写我喜欢什么,想干什么,所有文字皆个人原创,然后说如果是互联网转发只需要注明出处和署名,若有商业合作或者约稿则请联系某某某邮箱或者某某某即时讯息。那个时代,我确实是真想表达些什么内容的,也确实想要做出点什么成绩的。

  后来转战了其它行业,加上最主力的那个旧博客一夜之前被平台给下架了之后,好长一段时间我是彻底心淡了,扔下了手中的笔十几年,不曾再写什么字了。再后来重新写字,大部分的旧平台已经完全湮没在互联网的历史尘埃里,连个痕迹都找不到,偶有还在正常运营的旧平台,当年熟知的编辑都不知道换了多少拨了,我其实也早没了那点心气了。

  很多平台的简介,我都直接给改了,改成一些可有可无的小词组。所以这个新平台的简介,我那时候很随意地写了一句:互联网旧时坟底枯骨。不是吗,我就是早年前那个互联网坟堆底下的那堆枯骨,连回忆可能都没有。

  我最终仍旧还在写字,没有去任何新的赛道,因为我发现,我似乎已经老得折腾不动了,所以没有能力和精力再去学习新的形态去适应这个全新的世界了,返璞归真地回到我最舒适的状态里,每天写点什么,随心点,也不去关心流量和人气——或许,到了我这个年纪,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完成自洽,是让自己跟自己和解;而已经不太关心他人了。也对,我已经多少年没有去管过我的评论区了,我甚至不太在意小伙伴们在里面聊了些什么,他们是否喜欢我的观点和内容,似乎我写字的更多的原因,是为了取悦现在这个正在写字的自己。

  至于你喜欢不喜欢我,其实我并没有很在意。有趣的灵魂也许会互相吸引,那些不太喜欢刷短视频的,仍旧喜欢阅读的小伙伴也许还是来看我,然后停下匆匆忙忙的手指头,看一篇也许什么内容都没有的文章,但是他们仍旧会留下,也许这些才是我真正的基本盘——我取悦了自己的同时,也许也刚好取悦了你,这种共振才是最难得也最珍贵的。

  感谢你一路,读到了这里。凌晨一点半了,睡吧,虽然不困,但是明天的工作,仍旧要继续。晚安,所有爱我的,以及恨我的人们。

  以上,2025-11-03 01:15:59;乙巳蛇年丙戌九月丙子十四。

    头图由Leonardo Lucid Origin 大模型生成,PROMPT: Cyberpunk ramen bar at night in a neon-lit city. Steam and rain mix with glowing holograms and reflections. Photoreal, cinematic lighting, high dynamic range, cool neon palette with magenta and cyan highlight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