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幼稚着我的幼稚
二零一八年二月九日 星期五 晴
写下这个题目,自己都有些脸红,因为读书不多的人谈读书,无异于痴人说梦。然而,书却诱惑着我,不能不读书,不能不说书。
都说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从小到大,虽然手头几乎没有离开过书,家里书橱里的书也多得不计其数。但真真正正细细研读过的书,倒也没有几本。
明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但总是以各种借口不曾深读过多少书。以往多数情况下读书,都是万不得已,要么与工作有关,非读不可;要么就是纯粹为了消遣,真正的走马观花,不求甚解。
也知道“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二日不读书,言语泛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的道理,但那都是讲给孩子们听的大道理,至于自己,就算是瞄上几眼也只不过是做做样子,哄哄孩子。
然而,书却有一种魔力,它用它顽强的毅力一直诱惑着我,让我不停地买书,囤书,再买书,再囤书。望着家里到处都散落的书,连先生都说我是假爱书!
这几天,写文确实黔驴技穷了,耳边总是回荡着无戒老师鼓励的声音:“读书吧,当你觉得知识匮乏时,就去读书;当你写作卡壳时,就去读书;当你写作没有灵感时,就去读书;当你的语言不能支撑你的思维时,就去读书……”这才想到应该好好读书了。
否则,提笔忘词,行文无语,可真真是个空皮囊子,无论怎样苦思冥想,终究都掏也不出什么东西!
于是乎,大补特补,看书,做笔记,比上学时候都忙乎。先生调侃:“你呀你,标标准准的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时,你要能像这样学习,那肯定早上清华北大了。”我知道他是在讽刺我,但谁让咱以前没有争气呢?
这些天,零零碎碎读了《快速阅读术》一书,才知道了一些不曾尝试过的读书方法。最关键的是让我明白了读书是为了使用,而不是拥有!更不是只为消遣。
既然读书是为了使用,那目的就明确了。为了学会使用书籍,带着目的去探索,那些与目的不相符的部分就可以跳过去。对自己有用的就要细读,甚至摘录。
还知道了一般书籍会分很多小标题,只需要先阅读一下小标题下的前五行和后五行,基本上就能判断这个小结可不可以跳读。
读完一本书要及时进行总结,写出自己的心得,总结出自己需要的内容。
每读完12本书就进行一次大的复盘,总结一下哪本书最能得到你的共鸣,哪一类型最能得到你的赞同,哪一类型的书你读了还想读。从而找到属于自己的书籍类型,然后再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
其次就是读书一定要定时,定量,定场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读书的数量和质量。
有位大咖说:“阅读与写作的时间比分,应该是七分阅读,三分写作。”也有专家说:“九成阅读,一成写作。”可见读书对于写作是多么的重要。
记得一位颇为知名的小小说作家说过,他在写作小小说之前,曾经闭门苦读三个月,对1500篇小小说可以如数家珍。他说,要想写得比别人好,就必须尊重前辈和同行的经验,了解他们写过什么,写到什么程度。努力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种大面积的广泛阅读,等于是拥有了一大批老师,等于是吃过“百家饭”。故此在写作还没有启动之前,便已经站在小小说的前沿了,具有了开阔的写作视野。像他这样扎实的阅读功底,他能写不出好的小小说?能不成为大家吗?
总之,读书有方,写作也有门道,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学到手的。写作是漫长之旅,是一条看不到头的道儿,根本无捷径可言,唯有心态平和,步履从容,读万卷书,行天下路,方能笔下生花。
再说了,一个人,养成好的读书习惯,而不仅仅只是为了功利性的写作。读书过程中所带来的思考,还能消减你人生路上的孤独。
写作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儿,如果还能引发我们漫无边际的想象,雪花纷飞的灵感,即使不去写,都曼妙无比。这是读书人的幸福,千金难买的享受。写作的本质,就是和读者分享阅读过程中的快乐。
所以,作为初学者的我们,不应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缓一缓,多阅读,多思考,享受这破茧成蝶的快乐,而不是把写作变成牛马般的劳作。
记不清是哪位大家说过,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会照亮人们最遥远,最暗淡的生活道路。
读书吧,书中自有乐趣所在,书中自有方法可依,书中自有门道可行。
为了我们的诗和远方,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无戒365极限挑战训练营更文第九十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