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
1:建立时期 1949 - 1956年
1949 年 9 月 21 日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
颁布如下:
《共同纲领》: 充当临时宪法
确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主席毛泽东
1953年春 - 1954 年 全国普选 选人大代表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届政协时间: 1949年9月21日
第一届人大时间: 1954年
政协和人大统称 两会
2:曲折发展时期 1957年 - 1965 年
特点: 全面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 党指挥一切
3:遭受破坏时期 1966年 - 1977 年
特点: 社会主义制度遭受严重破坏,整个国家处于无政府状态
代替政府职能的机构 革委会
4:恢复和新发展时期:1978年 - 2012年
1:区分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的职权范围 (宪法 只有全国人大有资格审议)(全国人大常委可以解释宪法)(权利机关)
2:确立行政机关 首长负责制 原则,设立审计机关 (行政机关)
3:恢复国家主席制度(主席制度)
4:增加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军事机关)
5:废除人民公社制度,恢复乡镇政权体制 (行政机关)
6:确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民自治)
7:废除领导终身制(行政机关)
5:全面深化改革时期 2012年至今
2.2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
一、 当代中国的国体与政体
国体(谁掌权):指国家的性质,也即国家阶级的本质
我国的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体: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一个国家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意志的政治权利架构
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怎们用)
二、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含义: 工人阶级领导广大人民,以人民代表大会的形式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组织和规则的总和
国体 + 政体 =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两政不相见
主要内容:
1:中国共产党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国家主席制度
4:政府制度
5:监察制度与司法制度
6:军事制度
7: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8: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一党 :中国共产党
二人:人大代表制度 基层众自治制度和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三国:国家主席制度 政府制度 监察制度和司法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军事合作好制度)
2.3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一 特征
1:中国共产党领导
2:人民当家作主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和完善
答题通用语言
提到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继续保持着我党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优良作风
提到人民:我们党是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保持我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 制度优势
将社会主义政治基本原则与中国当代实际结合 (好制度要活下来)苏联
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政党关系 民族关系 宗教关系 阶层关系) 政协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法律
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能够维护国家主权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