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思想,是儒家传统思想的精神核心。以前无论是老师还是爷爷给我解释中庸的时候,都是跟我说:中,不偏;庸,不易。不偏不易,人生不偏离自己的目标,不改变自己的主张,并且一直坚持下去,这就是中庸。坚持中庸,需要一种坚持、毅力,才能达到。
当然,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种关于中庸的看法,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的。它要求我们内心有自己的追求,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坚定自己的目标,并且一直坚持到底。子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从这个角度来说,就是中庸作为一种品德,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但是在民众中已经很少能够看到。我想,这大概是坚持一种信念、一种习惯,从开始的斗志昂扬,到了中途反复地去坚持同一件事情,似乎缺少了一些乐趣,于是人们的意志开始松懈,逐渐地就开始放弃了。坚持到底的人非常少,因此这种品质就尤其显得可贵了。所以我们知道柏拉图能够成为伟大的哲学家,绝非因为他甩手三百下,而是他能够在无人监督、无人苛责的情况下,不随波逐流,并且承诺有信,每天坚持去做同一件事。
这在以前看来,中庸,是跟毅力挂钩的另一个词语。可见,我的爷爷、我以前的老师,在教育我的时候,怀着怎样的一种期待。他们恳切地希望我能有自己的内心的追求,养成良好习惯并且一直坚持下去,做一个有想法、有追求、有信念,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人。
不过后来,我也听到了关于中庸的另一种解说。不偏不倚即为中;庸,平常,与过犹不及相对。在这种理解之下,中庸之道,指的是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这就跟我原来的观念不一样。
逐渐发现,其实周围的人对于中庸的看法,大多是不偏不倚这种观点。我又开始琢磨这种看法的含义。强调不偏不倚、折中求和的中庸思想,是我们为人做事的一种准则。为人处世,就应该做到恰到好处,不是过犹不及。既不能反应过度,也不能反应不足。孔子的中庸之德,也可以理解为做人处世一种态度。从这个角度出发,不偏不倚的中庸,更加强调的做事,而不是个人,所以跟我以前的看法区别开来。
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指的更是一种态度。与个人追求理想相比,它涉及的范围更大,它要求我们面对事情的时候,根据所掌握的资讯、时势的发展变化,找出矛盾的平衡点,够做出合理、适中的判断,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思想:一是执两用中,执中有权;二是用中:过犹不及。用中的思想,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它离不开权变。孟子有言:“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它指的是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做出适当的调节,这是一种大智慧。它的变,与我们认为的“变”不同,它是有方向的,并且权变是为了更好地取中。
中庸权变,强调审时度势,体现的是一种包容性,含义更加深刻。因为,我们知道,这个世界的事物也是变化着的,跟随事情发展而成长,做出最适中的反应,我们就不得不做出判断。由此我们清楚,权变注重的是变化中灵活变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这都是变通的结果。它在我们生活中起的作用不容小觑。我们常说的“与时俱进”,也透露出变通的思想。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变常常存在,通如影随形。变通的思想,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历史上,儒学一次次面临挑战,却又因它的包容,不仅化解危机,而且一次次显现生机。权变的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为人处世中,无不透露出权变的思想。因此,权变思想,作为中庸思想的精神特质,更加恰当。
缺少了权变、变通的思想,人就容易走极端。中国有中国的儒学,日本也有日本的儒学。当然,日本的儒学是从中国学来的。日本学习了中国的道德学说、伦理学说,但是核心的中庸权变思想没有领会。所以日本人,思想上总有些呆板,不知道变通,所以就容易发生军国主义思想。这是中国儒学文化中没有的。这也是中国儒学和日本儒学的区别。
两种中庸思想:不偏不易的中庸思想,还有中庸权变思想。不偏不易,强调的是个人追求方面,中庸权变强调的是处世变通,强调的是不同的方面。所以我认为,他们两个是相互联系的,不是相互排斥的。中庸权变,是为了取中,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也是坚持内心原则的一个体现。所以,强调不同方面的两种思想,我认为都是合理、正确的。从广度和深度来讲,权变更加能够体现中庸思想的精神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