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两点,写作事半功倍
1、学会借势热点
公开写作都绕不开流量这个话题,除了文章质量要过关,内容具有可读性,新人作者更要学会适借助一些当下的热点来增加文章的曝光度。
比如前阵子的热播剧《与凤行》和现在正热播的《庆余年2》,就有很多角度可以借势去写:
如果是剧评领域,就可以写剧情分析、剧中人物解读等,
如果是娱乐领域,就可以写演员的一些八卦或者这部剧台前幕后的一些故事;
如果写人物稿,就写考古人物的故事,比如赵丽颖、林更新就是自带流量,当然,还有其他配角的人物故事,都可以挖掘来写;
如果是情感领域,就可以围绕剧中人物对爱情、友情、亲情的态度来展开写,给现实中的我们有什么启发;
如果是心理学领域,也同样可以分析剧中角色,或者演员本人性格、心理对她们的发展有什么的影响,她们的行为是受哪些心理因素的支配?
如果是个人成长领域,也可以写剧中人物是如何变强大的,或者哪些演员是如何一步步从草根逆袭的。
只要是人,就会有思想,而且每个人的想法又各不相同,写你最真实的想法,就是一种很好的表达,如果你的观点独到、新颖,那就更加是锦上添花了。
要提醒的是,虽然在这个流量为王的媒体时代,我们要时刻谨记写作的初心,不要被流量裹挟,不能为了流量,而完全不在乎文章的质量和价值。
2、学会模仿
如果说写作有什么捷径可走,那最大的捷径应该就是从模仿开始。
连莫言老师都说:“初期写作,不要回避模仿。”
莫言老师说他的《春夜雨霏霏》就是模仿了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同时,莫言老师也提醒我们在大量的模仿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模仿不等于同抄袭,我们要模仿的别人的文章写得好的地方,比如模仿别人的爆款文章的标题结构,模仿优秀文章的行文框架,模仿别人是如何写开头、写结尾的。
模仿就是瞄定一个学习的榜样,跟着他依葫芦画瓢,但内容和情感、观点表达是你自己,追求形似或神似。
先模仿,再在这个基础上去写你自己的表达风格和特色。
在写作领域,已经有大量的优秀前辈给我们做了示范,我们就不需要再摸着石头过河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更快。
所以,在写作初期,我们要学会多去看优秀的,收藏起来,慢慢研究,拆解别人是如何写的,找到窍门,尝试模仿,再去创新。
先谋定而后动,写作也是如此,想明白了最基础、最原则的问题,再去行动,就会胸有成竹,不慌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