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意义上,种族绵续和个体生存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矛盾,因为如果单从个人的私利上打算,就会放弃种族绵续的使命,因为,种族绵续是“从牺牲个体生存上得来的”,因为个体生存是一种自私行为,而种族绵续是一种爱他行为。" ——费孝通
费孝通曾经在《生育制度》中说过,在生物基层上,种族绵续和个体是存在相互矛盾的。
现在每当很多女生想起生孩子这件事都犹豫万分,她们会考虑有了孩子后,自己是否还能成为自己,是否仍拥有自由,因此不想生孩子。然而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结婚,生子,是一个女人很重要的过程。
生育不仅仅是孕育生命,也昭示着新新个体的到来。
为什么要强调个体?因为人本为个体,用宗教的说法就是,孩子是天上来的,是上天的孩子。
投胎到妈妈的肚子里,是妈妈的一场修行,同样也是孩子的。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台湾艺术家汪晓青展出了一组自己和儿子的母子照,从2001年到2018年,这十七年中发生的关于生育和养育的故事。
孩子的到来是汪晓青和她丈夫始料未及的。当她得知怀孕后,第一反应是大哭,因为这个生命来的太突然,她甚至都还没做好当母亲的准备,也不知道如何进行未来养育的职责。一切都显的急促,茫然。
一次公交车上的经历,改变了她对“母亲”的思考。显孕几个月,吃力地站着,车上却无人问津,好像一切都是一个即将成为母亲的人应该做的事,在汪晓青看来,众人的态度显示出整个社会对“母亲”这个角色的误解。
母亲就一定要理所当然的付出所有,奉献自己吗?做了母亲就要把整个人生交付给下一代吗?晓青是不惑的,她想要探索,且一探索就是十几年。
从最开始的第一张照片,在凸显的孕肚上写着“my belly, my baby”,寓意着母亲是创造者,而非只是奉献者,到最后一张,儿子个头早已超过了晓青,并且正在准备高考,两个人各自用漫画对话框的形式向大家展现了两代人不同的思考和追求。
自小孩从肚子里出来,直至成年,十几年的养育,晓青选择了先成为自己,再养育小孩。她会带着小孩一起创造,也会陪着小孩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双方相互介入,了解彼此的世界,各自独立,却又紧密。
不幸的是,每年都有几起惨案发生。一位妈妈由于要带自己的小婴儿,经常半夜一两点才能有空睡觉,白天工作,晚上带娃,一天很少才能再有自己的时间,这时熬夜对于部分母亲而言,就成了唯一能够享受空闲的时间。即便不知道做什么,她们还是会想要看会儿无聊的电视剧,漫无目的地刷会儿手机,这大概就是熬夜快感的本质,想把白天缺失的时间,在晚上偷回来。最后酿成了悲剧,当妈的猝死了,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就这样破碎了。
这样的新闻虽然层出不穷,但总感觉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依然觉得是很遥远的事,可是留心观察,或许楼上刚生完孩子的李大姐正在经历着这些,又或者隔壁的王大嫂正在彻夜未眠中。
曾经看到一位高校的辅导员发了一个朋友圈,她的心愿是希望孩子能多睡一会儿,让她放放风,配图是她喜欢的花篮和孩子的脚丫。
对于小孩来说,父母是他们的半边天,合起来是整片天空。在小朋友小时候,他们听从于父母,因为他们尚未发育完整,很多事需要被指引被照顾,但到了青春期,一切都开始萌动,有了自己的思想,就有了叛逆期,这时候父母的话已经不能被小孩当成唯一的参考标准了,他们有自己想要做的事,另一方面,父母又觉得他们还没成熟,仍然需要自己的庇护,两代的矛盾就产生了。
汪晓青也曾面临过这样的问题,但她的选择是先做好自己,小孩佩服你,崇拜你,自然会听你的话。如果家长一心想管住小孩,但是小孩不听话,然后就演变成,越管越不听,越不听越想管,这样就进入了敌对的死循环。
亲情适用于这个法则,爱情,友情也是如此。
即便事情变得再糟糕,先做好自己,而后所有的事情都会悄无声息地变好。
公众号ID:大迷糊说故事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