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八下”实际上是一个常用的俗语,但在气象领域,我们通常说的是“七下八上”,即指每年公历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我国北方地区降雨最为集中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期多雨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副热带高压的影响
位置变化: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一个重要的天气系统,对我国天气气候有着重要影响。每年7月中旬前后,副热带高压开始向北移动,8月份达到最北位置。这个过程中,副热带高压的北抬使得雨带也随之北移,影响到我国华北、东北等地区。
水汽输送:副热带高压西侧的暖湿气流会将洋面上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陆地,为这些地区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当这些暖湿气流与东移南下的冷空气相遇时,就容易形成强降水或持续性降水。
二、季节性与气候特征
季节性活动: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活动是导致我国降雨带南北移动的重要原因。在“七下八上”期间,副热带高压达到最北位置,使得北方地区进入主雨季。
气候不稳定:此时,地面和低层大气的温度高,而上层大气相对较冷,形成上冷下暖的大气层结,这种不稳定的大气状态容易引发局地性热对流发展,从而出现短时的雷雨大风和冰雹天气。
三、台风活动的影响
台风活跃期:“七下八上”也是西北太平洋台风活跃的时期。历史上,有台风在此期间登陆或影响我国沿海地区,甚至深入内陆带来大量降水。台风的远程水汽输送或登陆后的深入内陆都会显著增加华北等地的降雨。
四、具体案例与数据
例如,北京昌平王家园水库在“七下八上”期间曾出现过程累计降雨量高达744.8毫米的情况,这是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以来的最大降水量之一。
类似的强降雨事件还包括北京2012年721特大暴雨、郑州2021年720特大暴雨等,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综上所述,“七下八上”多雨水的原因主要是副热带高压的北抬和水汽输送、季节性气候特征以及台风活动的共同影响。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北方地区防汛、防台风的关键时期,需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和山洪预警信息,做好相关防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