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之前看《父母爱情》的时候,就顺嘴又问起了老爸老妈之间的那些事。
用我老妈的话说,我爸就是用他们家的一片甘蔗地将她给骗了过去的。得多亏媒人那张巧嘴,活生生把一丁点儿大的地给说成了一大片的样子,不然恐怕就没有后来的事情了。
老妈说,一直是我外婆在劝她,不然她还真不一定会嫁给我爸呢。两个人之前甚至没怎么见过面,只是在媒人说媒之后才见了两面,经过媒人一说,才知道的对方的情况。
“哎,那时候谁叫我最小,也是最没劳力的一个。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还记得你舅娘让我背半背篼的花生,我都背不起,让她笑话了好久。你爸呀,看起来虽然也不高,但那时候过来帮忙干活儿比谁都勤快。天不亮就过来帮你舅舅插秧子,收花生,打稻谷。”老妈想起的以前的事嘴角总是莫名的笑着似是在笑话老爸的献殷勤,眉角中却有种无奈一直挥之不去。
“就这样我爸就把你给娶了?”我和老姐都惊奇于当时父母结婚的简单,两个素未谋面的人仅仅是因为看另一个人有劳动力便可以结婚,比起爱情这个词语更像是一种生活上的互相需要。
一个男人需要一个女人,一个女人需要一个强壮的男人。
每次说到这儿,老爸总是一副捡了天大便宜的样子,嘿嘿的笑着。
“哎,谁叫我当时没能力啊!”老妈眼角里满是苦笑,嗔怪道:“不然你以为我会嫁给你爸?你爸之前可是相了四回亲都没成的,都是嫌弃他们家以后不好相处。”
我知道,后来的大伯分家和爷爷受伤住院的的事情都让老妈吃尽了苦头。
“妈,那你就没想过和老爸离婚啊?过不了就不过呗,我可是还记得我小时候都被老爸吊着打过的。”想起以前的那些记忆犹深的事,还装作愤恨的冲着沉默不语的老爸撇撇嘴。
“哎,离啥离啊?当时你们俩都那么大了,你外婆又劝我,家分了还是好,你大婶娘又不是省油的灯。你奶奶不怎么爱你们,不还有你爷爷吗?哎,就是苦了你们俩姐弟,我们出去的早就没怎么照顾你们。”老妈苦笑的脸上露出抱歉的神情。
“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呗。”我嬉笑道,“那这么说,你们就是靠着媒人的一张嘴就结婚咯?就没有互相…喜欢过?”
“不然呢?你还以为是现在啊?谈个几年恋爱再结婚?”老妈难得一见的翻起了白眼。
“不可以吗?”
“可以啊,只是没那必要啊。哪有那么多的喜欢,我和你爸都是要过日子的人,又不是谈情说爱的。一句我爱你说了又怎样,能换回来多少的柴米油盐?”老妈理所当然的道。
随即似乎意识到了不妥,急忙道:“当然,我们那时候情况不一样,社会现实是那样的。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够找一个自己喜欢,又喜欢你的人。能遇见自己喜欢的人很少,互相喜欢的就更少,但是,还是找一个合适的比较好。”
合适??这个命题就太宽泛了。
现在回想起来,上一辈的父母爱情好像都是这样的,一辈子的柴米,生活高于爱情。哪有那么多的喜欢,听来更像是一种无奈,一种妥协。
合适,有时候是一个多么令人讨厌的字眼。
不由得我想起了自己现在的职业,曾经无数次想要改换的东西,曾经无数次想要弃之而去转身投入自己梦寐以求的梦想的怀抱里。然而,当察觉到梦想根基的浅薄,当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保证的时候,我开始怀疑自己,开始在问自己。
是否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是否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是否有足够支撑的力量?梦想是美好的,但当与现实碰撞的时候,是选择面包还是远方?这样,真的合适吗?
虽然当时我为自己找了那么多的理由,口中嚷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然后心安理得的放弃了。但是那个念头就像一根肉中刺一直扎着我的心肺,令我念念不忘,心有不甘。于是今天我又重新拿起了自己拙劣的文字,絮叨着这些喃喃自语。
然而,我更庆幸我曾放弃过,不曾失去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喜欢!
没那么喜欢,听起来像是在自我安慰,但却是在自欺欺人。就像恋爱一样,你的喜欢或许只是在当时,但当你的喜欢成为习惯的时候,喜欢就成了爱。而一旦真的爱上了,无论怎样,心里都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父母的结合,在我看来他们之间是没有过爱情的,有的只是源于生活的赐予。当两个人在一起成为一个结合体的时候,日常生活就分担了他们大部分的精力,生活中的相互依托使得情感不断的质变升华,最后变成了生活的附加品。
爱情未满,亲情已浓。也许所有的爱情到最后都会变成亲情,但我相信爱总是存在的。就像现在的他们,整日的碎碎念里都是满满的爱,没有人能比他们更了解现在的对方。
哪有那么多的喜欢,只是没有想到自己会变得这么喜欢。当一切成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想一想笑一笑,平常的日子会给你答案。
有时候就在想,如果当初我义无反顾的选择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我还会像现在这么喜欢它吗?当梦想成为生活一样繁复,也许我爱的只是那一瞬间的美好。
现在挺好,文字成为我灵魂的归宿,让我可以每天多爱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