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网络发达,资讯横飞,知识共享的时代,想要“学习”一些东西,实在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你有没有想法。
先与你分享我最近奉为圣经的话:想,都是问题;做,都是答案。
没错,这句话是我的推动力。激励我超越恐惧,大胆迈开了第一步,做了很久之前都想做但一直拖着未做的事情,虽然只是开头,但迈开第一步的感觉超爽,就好像头脑的某个经络打通了一样。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有接下来的第二步,第三步……
01
以自己为例,来谈谈我是『如何利用好手机提升自己』的。
智能手机,一款先进设备,让我们拥有掌上世界。每天都会有铺天盖地的信息涌入我们的眼帘,我们被动接受很多东西,但是有些信息并非我们需要的,甚至会是一些扰乱身心的讯息,让我们头脑滋生更多杂念,成了一种潜在的内耗。
看清这一点后,我对手机进行一个极简设置。
在设置中心里面不允许一切软件发送通知,除了微信,短信,电话这3项通讯方式。所以我收不到各大平台发过来的各类新闻信息,看不到软件上显示的角标信息。大大减少了我被一些“诱人”标题牵着鼻子走,而忘了自己当下要做的事情。
其次,我对桌面图标分类整理,只占用两份手机屏幕页面,常用的放主页。减少了我因为打发时间而任意点开软件去浏览的无目的性闲逛。
02
以上是通知类设置,接下来挑我常用的两个软件,介绍一下我的用法。【石墨文档】和【微信】。
石墨文档用来记录文字,因为平时码字很多,听课笔记,日常记录,投稿文章,自媒体写作,读书笔记等,都会在这里建立文件夹并细致分类,大文件夹里面分支一些小文件夹。内容清晰可见,带来很多方便。
微信,一个社交平台,然而我的视频号和朋友圈关闭一年多了,虽然也会发一发日常,次数很少。朋友圈也会看,只看星标朋友和与自己互动好友的朋友圈,和链接比较深的人联络。所有群聊设置免打扰,不重要群聊全部折叠,重要的置顶。
说好听点,是为自己营造高质量的线上社交圈。难听点,就是自己人缘不行。但专注于个人成长的时候,就不会介意这些。
还有几项置顶:个人对话框置顶,便于编辑简短信息,转发喜欢文章等。在收藏中编辑的近日计划,也会置顶到聊天页面中,时常提醒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聊天界面信息几乎不会堆积超过两天,所以我的对话框不会超过一个手机屏幕。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自己营造一个清爽的学习环境,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都要断舍离。
可能有人会说,这样会不会消息闭塞?反过来深入挖掘,你又为什么害怕错过一些消息?得到这些消息之后,满足了你的什么欲望呢?放长远了去看,得到这些消息,对你人生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大部分时间,我都是根据自己需要去搜索一些内容。即便这样,有时候也会被一些软件拽住,刷一会儿各类信息。好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是有觉知的状态下进行,所以不会上瘾。
03
接下来谈一谈,我近期的学习项目。一部分课程在百度网盘,比如练字,舞蹈视频。一些付费学习软件在主页面“学习”栏目文件夹中,便于查阅,听课,刷题。
偶尔在读书软件里看电子书,虽然不太习惯看电子书,但习惯也是有个过程的,毕竟电子书确实有很多方便之处。
手机有一些做计划的软件,但目前没有遇到适合的,所以计划还是在自己的计划本上。配合手写计划,对应在手机上学习,另一个手机用来简单记笔记,有时候在纸质本记录。
目前就是这样利用手机提升自己的。再补充一点其他,以上讲的学习课程都是相对系统的课程。现在各大平台也有很多学习咨询,比如B站,小红书,知乎等,关注具有垂直定位的博主去学习交流,也是不错的学习方式。
其次,在这个网络发达的时代,也需要自己具备一个强大的搜索能力。
有时候,我们需要搜索一些零散的问题。据说,人生遇到的80%的问题,前人都有回答,所以遇到问题的时候,除了问别人,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自己主动去搜索。而搜索也有一定的方法,关键词搜索,相关资讯搜集,不同类型信息的识别等,这都是需要慢慢历练的能力。
04
一部小小的手机,承载了大大的梦想。通过网络,可以输入很多东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初心,不贪多也是很重要的。容易接收的事物多了,我们也渐渐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了。所以,前期的试错探索也是一个过程。
自媒体时代的今天,利用手机这个工具提升自己的同时,也可以去持续输出,不说打造个人品牌了,就当对自己学习效果的检验。因为学习的终极目的,指向的是输出,落地实践,而非愉悦头脑。
好好利用一切资源,偷偷发力。与其享受在某音刷视频的快感,在朋友圈求存在感的短暂兴奋。不如去追求热爱,感受流汗过程中分泌的“内啡肽”所带来的持续的愉悦感。
最后,给自己一个努力的理由:越努力,你就会越幸运。因为好运只是个副产品,只有当你不带任何私心杂念,单纯地去做事情时,它才会降临,才会有各种可能性。
当自身的能量调动起来后,磁场也会发生变化,所谓的“好运”也就来了,所以好运也是需要自己创造的。那你还有什么不努力的理由呢?
愿我们借由手机这个工具,每天进步一点点。以上,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