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其实并不想把文章写成一篇冗长又讨人嫌的分析报告,因为电影这个东西,实在是我们普罗大众生活中仅剩的几项公认娱乐项目了。相亲见面,去看个电影吧;老同学见面,去吃个饭看电影吧;放假陪家人,最近有啥好片子,去看个电影吧。众多电影的用武之地,让我甚至有依据的觉得,中国电影质量,可能对中国人民生活的健康幸福指数,以及减少剩男剩女比例,父母催婚频率,有着直接影响。
就算不管人们生活幸福与否,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面子总得挂得住吧,你不能一出国看电影,再想起自己国家电影的时候,就像串门的想起自己家不成器的孩子一样吧。想起郭导的《爵迹》,想起吴先生的《夏有乔木》,想起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的《长城》,呃,想掩面逃走。
截至2016年12月20日,中国全国电影银屏数已达到40917块,什么概念呢?平均每天增加26块,超过美国的40759块,成为全世界,拥有银屏数量最多的国家。平均每天增加26块啊,你能想象得到吗?每一天,你睡一觉起来,中国就有26块新的银屏等待使用。
那么世界第一的银屏数量,会带来多少观众呢?2016年的单影院票房输出,较2015年下滑17%,近68%的影院票房低出于业界平均水平。一边是影院银屏数量飞速上增,一边是票房数量飞速下降,眼看着一个个巨大的泡沫在各大电影院拔地而起。
2.
表面看来,中国电影形势一片大好,而底下的危机却已经不能用暗流来形容了,明明就是一头要冲出水面的巨兽,想亲手撕裂这个巨大的泡沫。而创造这头巨兽的,正是这些一直为电影业添砖加瓦的电影人们。此前的豆瓣评分过低危机也已经能看出端倪,也许恶意评分的情况确实存在,但大部分的观众还是以自己正常的判断力来评分的。
就像你总不能说,将中国足球在世界的地位低的原因,归结于国人对国足的怨声载道上吧。也许不公正以及跟风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是能力质量差,才是一切的根本。因为实在没有人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组织在一起说,来,我们一起弄死那个导演,那个演员,弄死中国电影业吧!
产品的粗糙导致了用户反应不佳,但这样的公式往往不能倒推。泡沫已经在爆裂,那么最开始吹起这个泡沫的,又是哪一个环节呢?
3.
集中讲一个问题吧,编剧。
编剧,是一部电影的灵魂,可是在中国,它是一个被冷落的主人。就像是看到文武百官在宫廷上呼风唤雨,指点江山,皇帝在龙座之上说的话却如同蚊语,根本没人听到,会不会觉得场面有些滑稽?
故事编不圆,没有好故事,或者好故事无法用好的方式呈现,观众自然不会买账。漂亮的脸蛋儿,优秀的演技,卓越的特效,在一个差故事的衬托下,只会让人觉得浪费,扼腕叹息。最好的一个例子,是《匆匆那年》的电影版和电视剧版。
一个剧本,两个讲法。最后的结果就是,电视剧版的《匆匆那年》虽启用新人,但把精力投在了讲故事的编剧上,林嘉茉和赵烨塑造的不能更真实了,就仿佛高中时坐在我们旁边讨厌的小孩一样,嬉笑打闹,没有一分钟安静。而方茴就像每个班里都会有的,那个沉静的小姑娘,斯文腼腆,成绩却很好,不爱说话,看起来很文静。校园门口的小饭馆儿,青春洋溢的小脸蛋儿,满面扑来的都是关于那个年纪的记忆。《匆匆那年》电视剧版收视效果奇佳,甚至开创了一段时间的网剧热潮,所有观众都跑去看网剧了,话题量蹭蹭爆棚,火了一批演员。而电影版的《匆匆那年》,成为了倪妮和彭于晏“老脸演小孩”的罪证,故事讲不清楚,没看过小说的很难跟上节奏,一脸懵逼的进来一脸懵逼的出去,就看到一幕幕打着柔光的美好镜头,然后就是满屏幕的稀里糊涂。这样的电影,你怪电视剧版拍的太好了?你怪豆瓣评分不公正?先怪怪自己的编剧吧。一套剧本,两个编剧,对比不要太明显哦。
除了故事讲不明白,人物塑造方面的问题也不甚明显。人物,是搭起一个故事的桥梁和顶柱,顶柱结实了,故事自然丰满有厚度。而如果人物塑造的令人不可信,没有代入感和缺乏厚度,观众也不会对人物的一瞥一笑,有共情感受,也就是说,人物没有活起来,是脸谱化的,死的。
就拿两部观众反响都非常好的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和《萨利机长》作比对吧。《修文物》和《萨利机长》都是以讲人物为主体的,也都是真实事件和真实人物,但最终达成的效果却不太一样。
《修文物》是一部纪录片,许多主流媒体称它是一部真正唤醒工匠精神的难得一见的优秀作品。其中的工匠精神确实令人热血沸腾,是近年来少有的佳作。但在观看的时候,总觉得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些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太“薄”了。“工匠精神”就是“尽全力完成好一件事”,“一心一意的做事”,甚至“尽一生,着一事”。但在《修文物》里,导演和编剧给每个师傅的时间,叙事的深度都并不够,以至于人们在看的时候,觉得还没怎么体会出其中的味道,就到了下一位工匠那里了。蜻蜓点水式的讲述,让人无法理解其中的真知,而只看到了满屏飘过的,像弹幕般的“伟大的工匠精神”。就像接到了有着华美包装的礼物,怀着欣喜地心情拆开,里面却是空心的,“工匠精神”的巨大帽子下,却有张撑不起来的小脸,不禁有种失衡感。而这种失衡感,是人物塑造厚度感的缺失造成的。
再说《萨利机长》。《萨利机长》是由真实事件改编,讲述的是萨利机长在力挽狂澜拯救飞机上100多条生命之后,为自己的尊严勇敢发声的“罗生门”式故事。影片从一开始,观众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紧张节奏,瞬间就将观众放在为萨利机长的命运担心的位置上。故事发生的很流畅,人物的反应也很自然,代入感强,是让观众相信这个人真实存在的关键。他被误解,被调查团谴责的时候,才能产生观众与之同感受的效果,以至于最后,当真实的萨利机长的照片出现在大银幕上时,我旁边的观众已经拿起了纸巾。
人们都喜欢真实的东西,而如何让观众相信这个人物的真实,是编剧的首要工作内容。
好故事是好电影的根,没有真正吸引人的故事,不关特效如何花哨,都犹如一盘塑料做的菜,拍个照发朋友圈还行,但真的张嘴尝尝?恐怕是真的难以下咽。中国电影的改变和进步,从编剧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