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文字的热潮狂袭,不少洒脱之语激发共鸣,“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再不疯狂就老了”、“重走一回青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身体和灵魂,至少有一个在路上”……这些潇洒率真的文字是否激发了你心底对远方的憧憬,勾起了你内心对自由的向往和美景的渴望?回答或许是肯定的。
我们从呱呱坠地到牙牙学语,从学林跋涉到职场奋发,周围或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身边许是灯红酒绿、繁华喧嚣。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时常会忘记驻足停留、仰望星空,时常会疏忽落日余晖、云卷云舒,我们不禁会询问自己,在怎样的情境下,我们能放牧心情,捕捉美好?于是出去走走的理由就倍显自然而然。
背上行囊,带上单反,怀揣着寻找美的心情,我们出去走走。到乡间小憩,携同朋友走在稻田蛙声环绕的阡陌,聆听鸟语虫鸣,你或许能收获内心的宁静;去海边感受潮来潮去,脱去鞋袜将双脚踩在软软的沙滩,任浪花翻滚与你嬉戏,你或许能收获宽容与博大;访寻名山,在途中偶遇飞瀑流泉,从林荫与峭壁间攀登高峰,体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你或许能收获征服的勇气;走近古镇名城,在历史的长廊里探寻文化气息,从时光隧道里与古人对话,你或许能收获知识与力量;途经西式建筑,体味异域风情,开启一场豪华的视觉盛宴,你或许能收获特别的审美角度;还有那些古典园林艺术、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湖光山石、客家文化、民俗风情,总有一处是你心中的向往。世界那么大,在学习之外、工作之余、空闲之时,选择去邂逅一场美丽、放牧心情,这简单的快乐确实不应仅仅成为一个愿景。
但生活在群体中的我们,或许更像是风筝纸鸢,都愿飞得高远,看得广博,但始终有所牵挂,我们需要活在当下,回归本位。有的人如风筝断了线,努力高飞想找寻世界的美妙和自我的精彩,久而久之,总是会越来越接近地面,始终仍是无法脱离。
坚守还是闯荡都是一种人生的选择,我们理应尊重每个人选择的权力,可能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回归仍然是必然的抉择。从这个层面出发,旅行的意义或许真的在于发现家和身边的美好。旅行是自我的放逐,是短暂的抽离,是自我和自由的找寻,我们需要尽快的回归,这是现实与理想的较量,因而也迫使我们在旅途中寻找二者的平衡。
旅行归来,一切回到原处,如果我们能逐渐地以轻松的心态对待周围,学着以旅游时的心境,去收获生活的美好,这种旅行就已经拥有了“诗与远方”的意义。晨间,在阳台细察薄雾浓浓,远眺日出红晕;工作时,以轻松欢快的心情高效率地完成一切;午间,与同事朋友轻松交谈;晚饭后,茶话片刻,找一条僻静的小道,步月而归;入睡前行至书房,翻阅一两本古旧的书籍,让古朴的文字充实着你的内心,每一个瞬间,每一处细节,都能有美的感受。
然而在平常的时光中,不少的人只是周而复始等着每一天太阳升起、夜幕降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着相同的事情,却从没有想过要让自己变得更好。在快节奏快消费的当下,太多的浅薄溢满了我们的双眼,我们只是感受着身体的各种饥渴劳累,却时常忘记精神的匮乏。
两会中提议将全民阅读写进法律,笔者不禁在想,当自身的修养需要制度规定这些来提倡,阅读的主动性和愉悦感自身都无法寻迹时,我们或许应该意识到内里的空虚。在内里空虚时,只想出去走走,企图在旅行中拯救精神世界的匮乏,效果或许并不明显。
因而选择旅行,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努力地学习工作,努力地充实自我,努力地提高内在修养,随时保持充足的电量,随时准备在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或许才是旅行真正的意义,或许也才是“诗和远方”真正要诠释的讯息。
世界那么大,我们确实应该去看看,但请别不负责任地说走就走,那种放弃学业、抛下工作让别人替你善后的举动,又何尝不是一种青春的辜负?我们要做的或许只是努力地、踏实地走好当下的每一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平常过有品质的生活,在旅行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在二者之间寻找抽离与回归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