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距离开学只剩下不到两个礼拜。
想想熊孩子马上就要上学了,白天倒还好,一到晚上就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偷偷笑出声来。
又要上班、又要带娃的苦日子终于到头了。
谢天谢地!
但是对孩子来说,开学可一点也不好玩。
可能意识到好日子不长了,有些孩子会出现“开学综合征”:
1.作息不规律,早睡晚起,爱睡懒觉,无精打采;
2.做事不积极,“拖延症患者”上线;
3.“沉迷”游戏、电视剧,几个小时停不下来;
4.抛弃正餐,零食不离手;
5.依赖性增强,什么都不愿做;
6.没玩够,聊起“新学期”漠不关心;
7.假期作业还有一半以上没有完成。
如果不及时调整好,可能还会出现开学成绩“大滑坡”。
美国的教育学家Harris Cooper曾做过调查研究:绝大多数孩子暑假期间的阅读和算术能力平均退步2个月;开学后弥补损失需要花的时间4-6周。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后,北师大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教授曾说:
开学两周前是“收心”黄金期,帮孩子做好“收心”工作,可以很好的减少开学综合征的现象,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让孩子一学期都受益。
改掉懒散坏习惯
暑假期间,很多孩子会有晚睡晚起的习惯,如果不提前帮忙调整,开学可能会迟到、上课没精神。
美国儿童睡眠专家建议:最晚要在开学一周前让孩子调整睡眠时间。
家长不要一次性就把生物钟提前一两个小时,这会让孩子在生理上极为不适。而是每天睡得比往常早一点,起得早一点,慢慢地达到合理的时间。
孩子一天的活动也要尽量向学校的课程安排靠拢,比如上午8:00-11:00,正好是上课时间。
下午给孩子安排一些运动,在小区楼下跳跳绳、慢跑,让孩子甩掉懒散,这是一个逐渐习惯和适应的过程。
引领孩子复习&预习,检查假期作业
暑假作业不完成的后果很严重,会给老师留下“暑假没过扎实”的坏印象。
如果没有完成暑假作业,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最后两周的规划,根据没有完成的进行总量分解,分解到每天必须完成的量,然后督促孩子每天必须完成。
手抄报、社区社会实践等不能独立完成的假期作业,家长可以主动带着孩子一起完成。
已经早早完成假期作业的乖孩子,家长们可以提前开始预习新学期的课本内容,帮助孩子早点进入学习状态。
让孩子置备学习用品、教辅资料
让孩子学着自己动手,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自立自理的能力和习惯。
带着孩子去书店,跟孩子一起挑选新学期的书籍和学习用具,通过提前准备学习用具来营造开学的氛围。
“聊”出新学期学习计划
家长可与孩子共同拟订新学期学习计划,把孩子接下来要读哪些书籍、以谁为标杆、需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成绩、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一一纳入学习计划,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
家长千万不要搞一言堂,对孩子发号施令。最好在聊天中,让孩子自己吐露内心的真实想法,让他们自己学着做计划做安排,家长从旁辅助。
减少娱乐活动,循序渐进收心
多数孩子假期以休息、娱乐为主,以学习为辅,老师和家长都没有过多干预。
开学前,学生对电视节目和游戏往往意犹未尽,此时,要让孩子慢慢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比如,孩子之前每天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有4小时,开学两周前,要一天天逐渐把时间减少到3小时、2小时,减少的时间则用去学习。
查一查哪些作业需要完善,哪些知识还模糊,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
多和孩子聊学校的人和事
试着和孩子聊一聊学校发生的趣事,激发起孩子想回学校的兴趣。
比如下半年学校一般会举行秋季运动会,可以和孩子聊聊去年秋季运动会的情况。还可以和孩子聊聊TA喜欢的老师,聊完以后,孩子会更加渴望返校。
也可以帮孩子约TA的同学来家里聚会,互相聊聊彼此的暑假过得如何,其他同学又都在做什么。
这样聊过以后,孩子会更加期待新学期和同学朋友见面。
减少零食饮料的供应
有些孩子在假期打破了一日三餐的饮食规律,大量的零食、饮料无一不是将身体变弱的元凶。
所以,开学前这段日子,不妨让孩子的饮食上以清淡为主,要充分补给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少吃油炸食品,把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
来个开学前家庭会议
开一次有仪式感的、加油打气的家庭会议。
在会议上,家长可以称赞孩子做了多少家务,表扬孩子看了多少书,肯定他们在假期的巨大收获。
如果孩子觉得暑假过得不错,可以让孩子做一个暑假总结,比如暑假的收获有哪些、有什么趣事和开心的事。
还可以在会议上,和孩子一同商议接下来两周的生活、学习和娱乐安排。
帮助孩子远离干扰、内心平静
孩子在内心平静时才能慢慢进入到学习状态。
在家里为孩子留出一块自己的独立空间,避免用鲜艳的色调装饰,保持房间俭朴整洁。
告诉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如果孩子在画画或在读书,要关上收音机或电视,因为多重的刺激会让他不能专注精神。
父母的陪伴是最好的收心“表白”
家长希望孩子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不再松松散散,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
在孩子学习看书的时候,家长要做到不看电视、不玩手机,陪孩子一起读书,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家长可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比如明星的成长历程及在赛事中的表现、某电视剧观后感想,从中挖掘有教育价值的内容。
家长要与孩子一同进入学习状态,多鼓励多沟通,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
此外,早晨起来陪孩子打打球、踢踢毽、跑跑步也是一种有效的感情交流,更会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