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于,毕业后进的是重工行业最牛B的公司,起薪高,在当时,普通应届生的两倍以上。
四年以后,公司开始走下坡路,公司战略调整,要么去北京,要么去其他事业群。
因为在本地成家了,就这样求着换了事业群,工作负荷也发生了改变,周六周日经常加班,晚上有时候十一二点才下班。
孩子出生以后,就丢给婆婆带着,没时间育儿,婆婆不能很好的适应城市生活,孩子跟着吃了很多苦,经常生病。
坚持了两年,换了三个事业群,最后还是免不了要出来。
找同行业的,薪水要腰斩。
薪资过万的人,现在要去竞聘五六千薪水的岗位。
2、
乐乐,参加工作的时候,亭亭玉立,阳光朝气,温婉可人。
进的这个行业数一的国企,刚刚大学毕业,那时候可谓意气风发,前途无限......
她进这家企业,正是行业最红火的时候,国家投入四万亿。
三年后,老婆告诉我,她过得不好。
乐乐谈了一个男朋友,结婚后,遇上公司裁员,就顺势在家备孕。
一年后,重新找了一份工作,流产了,不能一直待在家休养。
搬了新房,我们去贺喜过一次,精气神差了很多,寡言少语,没有那种自信,少了很多精气神。
再后面听到她,知道她再次备孕、离职、流产......
她老公也是这个行业的,多撑了两年,也遇上了裁员。
3、
阿祥,重点大学硕士毕业,乐乐的同事,比早一年进公司。
因为住得近,一起吃过多吃饭,为人慷慨乐观,帅气。
比乐乐晚一年接受裁员,降薪去了另外的一家同行公司,从传递出来的信息,也不是很景气。
过了一阵子,抛家弃子跑到深圳,折腾了一年多,回来了。
后来听到,有人在本地职业院校一次招聘教师的面试中见到了他。
这只是这个行业极少数人的缩影,无可否认很多人能主宰其中变化。
但是真的是所有吗?有多少要留一把辛酸泪?
他们,是因为不努力?不聪明?不思进取?
行业没落,命运无常;大势面前,谁能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