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章节:师傅,我想女施主了(二)
一段尘缘 倏忽成空
纵关山万里 万象峥嵘
也不过长河月冷 而你
在谁的怀中 —— 文记
一 游方之僧
苍莽的山野间走着两个行脚僧,一老一少,穿着打满补丁的僧服,寒风吹透身上的破布,两串黑的发亮的念珠在一大一小手中无声无息地转动着,像是一条流转的河流。
他们从莽莽群山中走来,走向苍莽的山野,一前一后,行二时头陀,沿途托钵乞食,风餐露宿,游方天下,居无定所。
偶尔到了一处庄里人家,遇到白事给念经做法超度为生,遇上红事说几句好话主人家往往也会一番好生招待。
日头赫赤赤,正热的凶,寂静的荒野没有一点儿阴影。偶尔掠过一阵风,引得山间树上野鸟齐齐惊叫飞出,扑腾一阵又沉寂了下来。
方圆数十里人烟稀疏,没有生气,只有一轻一重“踏踏”响起的脚步声煞有节奏感。昨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路面泥泞不堪,两行深深浅浅的脚印印在山间土路上,要费上一阵子时日,才会被风沙抹去。
“留心。”老僧低喝了一声,在空旷的山野里显得很是突兀。
“看着路呢。”小和尚答。
“操心摔着了,把僧衣再磨破,晚上罚你多念一个时辰经书。”
“看着路呢。”
两人各自背着行囊,老僧的脖子间还挂着一串佛珠,破碎斑驳,显得有些年头了。汗水已经将僧衣都浸湿了,豆大的汗珠从额间不住地往下滴,落在依旧柔软的泥土里,瞬间隐没,渗透了进去。
要说这天也是奇了,昨夜还风大雨大,一副要绵绵无期的模样,哪料得隔了一晚上却像是隔了个雨季。太阳辣的很,地上泥泞的土路不时冒着白气,两人越走,路面也愈发硬了起来。
老僧抬头看了看天,微微摇了下头,看着不远处又是一处山坳,满是褶子的脸上流露出一缕苦意。这条路老僧走了不下百趟,进了前方山坳,再爬过一座山岭,就是一处村落。
两人山间野里露宿了大半月,没有饱餐过一顿,他倒还好,只是苦了自己这个小徒。游方僧人行路即是苦修,不辞劳苦,方修来世成佛。只是,这徒儿毕竟年纪还小,受不得这种苦。
老僧想赶着进村化点斋饭,头也不回地低喊了一声:“小子!你不能走快点吗?”
“哦。”小和尚不像老僧那样淡定,此刻已经是走得有些累了,嘴里大口呼气,看那神色,若不是忌惮老僧骂他,一早抱怨起来了。
老僧暗笑:“你小子累了就说,免得肚里腹诽暗骂为师,提防师傅我知道了,今晚到了那青岭村,便守着斋饭念诵一晚上经。”
“啊?”小和尚一听,疲惫的小脸顿时皱了起来,赶忙紧着走了几步。
“望山跑马,前面那山你瞧着近,还大半路呢,你还不快走。”
“哦。”
小和尚低低应了一声,勉力提起脚多走了几步,赶上去,实在有些倦怠的意思了。
老和尚这才侧过头,看这徒儿如此,心中苦涩,却是开口问道:“你回头看看,能找到你刚才留下的脚印吗?”
“可以啊。”小和尚莫名所以,疑惑地回头看了看,挠了挠头答道。
老僧捻须一笑:“昨天从路上走过的脚印能不?”
“师傅,您糊涂了吧。昨晚上才下的雨,昨儿走的路又坦又硬,哪能留下脚印?”小和尚皱着眉十分不解地问。
“是了,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老僧摸了摸他的小光头,若有深意地说:“此路即是彼路,彼路便是证佛之道、求佛之途。求佛是修行,行路是衣钵。你要好生记住。”
“知道了,师傅。”小和尚挠了挠头,似懂非懂,明亮的眸子里似是多了点什么,又恍如初。
老僧到底还是吩咐稍作歇息。这无尽无聊无休止的路啊!
不多时,两人重新上路,小和尚似是没有休息够,跟在师傅身后闷闷地走路,走了许久,两人的身形方才隐没在了山坳里头。
< END >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