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大师的人生拒绝清单

看了一本快餐书,日本人十年前写的,《人生拒绝清单》,人家这才是真正的躺平大师。能不干的就不干,能不花钱的就不花钱,能不期待的就不期待。

后记里作者讲了个小故事,沙丁鱼群之间会突然闯入一头鲸,鲸张嘴啊呜一口吃下去,被吃掉的沙丁鱼就死了,没被吃掉的沙丁鱼就跑了。人生也是如此。”

“你是想说如果突然间发生了什么,我们是避无可避的?”

“没错!啊呜一口被吃掉,死就无法避免,也没什么意义。人的生死也是如此。大家都在寻找人生的意义,但生死成败都不过是意外而已,就算在那里思考其意义,也只是事后附上的结果罢了。所以,人不要想太多,差不多活着就好!”

我当时想或许的确如此。人是一种倾向于在事件中寻求意义和理由的生物,但那真的没有意义。

人和动植物一样,不知为何降临到这个世上,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又会因某种原因死亡。

既然如此,随着自己的感觉喜欢怎么活就怎么活便好,根本不用被必须这样做或必须那样做的规则束缚。

我在本书中写了很多“不要做什么”,但对“应该做什么”着墨不多。

因为“应该做什么”和“想要做什么”因人而异,只能靠每个人自己去思考。

也许,找寻“应该做什么”和“想要做什么”才是生活。

请各位自己列出“想要做什么”的人生清单吧。

这本书是我个人的第三部独著。

第一部《尼特族的生存之道--活用好互联网,没钱也能开心生活》(技术评论社) 是描写如何有效利用网络、不依赖金钱生存的实操方法和思想的书,它的目标人群是那些想尽可能不工作的人。

第二部《未拥有的幸福论一不想工作、不结婚、不被金钱束缚》 (幻冬舍)是针对所有厌倦这个社会的人写的。书中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如何从根本上去重新思考社会普遍认同的“工作”、“家庭”和“金钱”。

无论哪一部作品都贯穿着同一个永恒主题,就是“如何才能让生活尽可能地变得轻松自由”。


自己动脑逐一判断“这对我来说真的必要吗”。

因为只要你的内心没有一个评判标准,就无法避免被别人搞得焦躁不安。

1.拥有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根据别人和社会的评价决定自己的行为。

2.掌握自己的节奏,而不是强迫自己跟随别人和社会的节奏。

认识到这两点很重要。

解决难题的诀窍在于,将错综复杂的问题细细拆分成多个小问题后逐个击破。

本书会把“可以不做”的内容归类在36个“不做清单”中,以打破充斥世界的“必做”魔咒。

第1章是“不拥有清单”内容包括“一切都可以免费获取的时代”“固定的人际关系正在腐坏”“理清头脑的小窍门”等。

第4章是“不期待清单”内容包括“如果放弃期待,人生就会轻松”“别人都是和你语言不通的动物”“把自己当作死人,做什么都开心”等。

第2章是“不努力清单”内容包括“懒惰是一种美德”“不想做的事不做也罢”“一直状态良好容易早死”等。

第3章是“不自责清单”内容包括“归责自己50%就好”“所有的成功都不过是巧合”和“痛苦的时候不妨发出点怪声”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