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笔画教育理论研究,著名工笔画欣赏,比人体油画好看多了!

中国画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国艺术的滚滚长河中,工笔画无疑是其中一颗闪耀的明珠,时至今日,它作为一种艺术手段仍散发着迷人的光辉,吸引人们去学习、研究。

工笔画的学习离不开临摹画稿和对画谱、画论的研读,《芥子园画谱》就是一部整合了画论和笔法临摹的书籍,现代教学训练中仍把它作为经典。说到现代工笔画教学,由于西画的传入,留学西方的中国艺术家的推动,在教学模式上从师徒相授、传移摹写转变为西方更为科学的解剖、素描、色彩,传统观察方法也转变为更为科学的透视学观察方法

现今美术学院的学生在学习工笔画之前要学习素描几何体、素描人物、色彩静物、色彩人物,分过专业后再相应的做线描花鸟、线描人物的练习,临摹古画、创作。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观察事物更科学,造型更准确,对光影、空间的塑造更得心应手,这一教学模式固然是科学的,但也有很多缺点,比如工笔画本身意境的追求,由于以西画理念作为教学基础,

现在学习工笔画的学生很少研读画论、画谱,这就使得传统绘画理念和精髓逐渐丢失;古人作品中淡泊隐逸、闲适田园不是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所以笔墨当随时代,工笔画的教学也应紧随时代的脚步;西画的传入也使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西方的油画等专业,较少选择中国画。把国画比喻成是老牛车,而西画是汽车。

众所周知,工笔人物写生课第一个内容是素描与专业课应怎样相结合,这点在任何高校都差不多是相同的。中国画的特点是以线造型为主, 因此在素描基础课中应根据国画的特点采取适合专业特点的以线为主的素描表现方法, 学生掌握了线的造型能力后, 在以后的步骤中就能轻松地完成造型任务。

反之, 许多同学没有根据专业特点, 一概按照油画专业的素描教学要求, 不是以线为主去塑造形体而是用明暗光影调子去塑造, 到了下一步骤透稿时才发现不对, 还得从头开始研究如何用线塑造形体, 所以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素描这一阶段。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时, 观察与表现方法产生矛盾发生混乱, 就影响了学习进程, 所以说素描课和专业课的结合是关键问题。

应该在素描的基础课中加强对各专业素描的训练或者在专业课之前增加各自专业的素描时间, 使学生能有一个过渡的时间,为上好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好的工笔作品应当是造型与制作的高度和谐。

工笔画不同于其他的绘画形式,他最重要表现手段是线。通过线塑造形体,通过线体现虚实转折,而现在的老师、学生往往忽视线的作用,强调色彩和不同材料带来的视觉冲击力。综观现在的一些学生作品,题材和内容很新颖,创作手段也很丰富,但总少了点东西,就是骨法用笔,工笔画的根基在于线,线就如同骨架支撑整幅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经常看到画展,展出很多精美的国画,不管是山水还是花鸟,沉淀在我们骨子里的文化总让我们对中国画爱不释手。特别...
    梦海蓉阅读 6,550评论 13 59
  • 中国美院 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为国立艺术院,创建于1928年,是国家文化部和浙江省政府共建的一所学科、专业齐全的综合...
    59fb6eefc3e9阅读 1,976评论 0 2
  • 别把现在的愿望当成以后的遗憾,年轻转眼老去。有钱做有钱的事,没钱做没钱的事。是自己想做的事就去做,是自己想买的东西...
    Arvin_翱翔阅读 158评论 0 0
  • 出门在外路上难免会碰到故障、事故,遇到特殊情况需要自行拖车时,无论是救援车辆还是被拖车辆,错误的拖车方法会导致二次...
    爱车的事阅读 345评论 0 0
  • 终会有那么一个人 失去所有理智 丢弃一切尊严 竭尽全部精气 为我 可是我不爱 花恋流云草恋花 流云无踪草随行 我笑...
    一个肤浅的人丶阅读 166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