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还真不短,这三个月的时间真是回头来看觉得自己收获的太多太多。还记得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报名拆研班的时候,我是刚刚新鲜出炉的一枚三级拆书家,连证书都还没有拿到呢,师父刚参加完上一期拆研班,就跟我说快去吧,赶紧报名,要不然就错过这一期,就要再等三个月了。行,作为一个初入江湖的新三级拆书家,我就这样开始了我的拆研班的三个月之旅。
一开始拿到这个4个必做任务,觉得很难想象,特别是对于这个三个小时的拆书课,我还问师父说,三个小时的课,难道真有人愿意整整听三个小时的课?好吧,既然已经上了贼船,就硬着头皮试试吧。
破局故事
写破局故事,给了我巨大的信心。当时还担心说会不会被拒了稿子不能发表,当时甚至打的主意是不管能不能发表,反正能写出来就不错了。因为要写破局故事,我把自己去年和前年的日记都大致翻了一下找灵感,才看到自己是从前年开始了自己的个人成长之路,从那个时候开始早起开始读书开始有了转变。于是我把自己的当时的日记找出来,然后一段段的来贴过来并写下现在再回头看自己过去的经历的时候的一些感悟。非常惊喜的是竟然没有被要求改一个字就被发表了,这个对我来说真的是很大的认可,顿时信心爆棚。
8个便签
8个拆页的可选任务收获也是大大的。很惭愧,我虽然非常认同便签法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但竟然除了过级之外就没写过便签。。。为了完成任务,这回才是第1次真正的去把便签法用到读书上面。虽然是交作业,但是真的是通过这样写8个便签的过程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的把自己基本技能给训练起来了,这8个开业的便签就是在打基本功。也学到了如何去设计一门课程。
1小时线上拆书课
现在回头看来,对我来说最难的是做1小时线上拆书课,以前只写过过级的稿子,第1次来做拆书课,其实完全没有概念,而且也从来没有用过像是这样的线上平台。选书的时候就碰到了难度,真的是书到用时方之少,当自己真的要来做一小时拆书时,才发现自己读过的书好少,更准确来说自己精读过的书好少,去年一年只精读了一本书,叫做《非暴力沟通》,全用来拆书了,前年号称读了48本,但也没有精读的,我巴拉巴拉了半天才从前年看的这48本书里面挑出一本,当时算是认真做过读书笔记的,然后重新读了一遍,好不容易选出了拆页,说实话写的时候那叫一个痛苦,就是硬着头皮写,而且给自己下死命令“今天一定得把一个拆页写完“,就这样写完一遍。自己都不忍心看第2遍。真是特别感动于两位观察家这么烂的稿子他们都认真读了,还给了非常宝贵的建议,直到第2遍修改的时候才大概有了一些概念,稿子还算慢慢的自己看得下去了,但真是经过这样就是丑的自己都不忍心看的这样一个过程,慢慢的改着改着,等真的搞得出来的时候,好像也没有那么难了。
拆书法讲座和活动策划
拆书法讲座和组织活动对我来说相对简单,但是也有在另一个层面上的收获。拆书讲座让我重启了停了一年的读书会。当带着小伙伴们一起来学习拆书法的时候,我才真正感觉到真的帮助了一些小伙伴来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读书的方式。而对于组织活动呢,对我的挑战就是不能自己亲力亲为。因为在我眼里组织一个活动是件很简单的事情,特别是自己主持,既然是自己了解的内容,那就更容易,可是任务的要求却是不能自己主持,只能做策划,还要鼓励小伙伴们一起来参与,但是真的到搞活动的时候,我看见我们的主持人原来以前认识她的时候,他还是内向不太开口的人,而如今她可以非常主动的承担任务,现场也可以应对自如了,真的让我体会到:真正的拆书家是去促进他人的成长,陪伴赋能,而不是总是来显示自己的能力。
跨组磨稿
跨组磨稿这个可选任务,我觉得设计是最棒的,因为如果没有他,我觉得在做三小时的拆除课的时候,我肯定有点抓瞎,不知道怎么弄,因为之前也没有看过三个小时是如何来做一个拆书课的,而这个跨组磨稿就是个低配版的演练,之前有模板的帮助,而且集大家的智慧一起来讨论,既对3小时拆书课的模式有所了解,也学习了如何组织线上会议,合作完成稿子。等到把这个大纲以及逐字稿做出来的时候,大致上面我就已经没有了对于三小时拆书课的恐惧,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我还记得我在写一个拆页的逐字稿时,中间因为没有丝路,于是参考了一下同一本书在拆书帮的二级的实录,看了之后很惊讶,原来那么简单啊,然后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中经过这一系列的过级,还有拆研班的锻炼,自己的水平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很大的提高了。
3小时线下拆书课
不得不提的,一个特别大的成长就是拆研班让我认识到了必须要输出倒逼输入。过程中,我看到自己就是从做一小时的拆书课开始,我就看到自己的输入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缺乏,在没有输入的情况下,我如何不断的能够输出呢?正好是在这个契机下,我报名了范范姐的100天输出33本书的打卡。要放在以前,我是根本无法想象,三天一本书,而且必须要每天做输出,这样一个如何如此有挑战性的任务,可正是这个任务让我有了一个非常大的成长,我养成了每天看书的习惯,而且我的看书的效率也提高了我可以真的做到每天都有读书笔记的输出了,而且在很短的2个月时间里,就已经看了将近20本书了。等到真的要做3小时拆书课时,我完全没有了选书的压力,很容易的就决定了我要读哪本书。像是水到渠成的,当我开始这个三小时的拆书稿的准备的时候,完全没有了一开始的担心,而是觉得这是一个完全可以完成的任务。在之前的任务中已经习惯了每次把任务分成小目标来一个个的完成的方式,所以非常容易的就把第1稿给写了出来,到后来觉得是毫无压力的完成了第4项任务。
回过头来真是觉得设计拆研班这整个流程的人真的是用心良苦,看着没有老师,自己学习,但各个任务之间都有精心设计和铺垫,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经过这从简单到难的一步一步的任务,让我有了非常大的成长。这是我之前无法想象的。
鸣谢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鸣谢部分。咱们的小组大伙儿是一起过关的好战友,互相支持,互相鼓励赋能。组长杨朵总是认真负责,还主动关心每个组员。特别要感激的是小茉给我推荐了个超级有用的工具,语音写作,不仅帮我提高工作效率,还帮助我更好得成长。也要感谢观察家总是尽心尽力得给予修改意见和鼓励,还有师父幕后的支持。还有班班,运营组和所有一起并肩度过这3个月的同学战友们。
大家江湖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