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前吃饭时,我说我小姨夫死了,第二天下葬,小女儿问我难不难过,我说我才不难过呢,一来我跟他属于三不亲的关系,没啥感情;二来他对我小姨不好,他死了我小姨也算解脱了。
小姨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我童年时的记忆。那时我们刚跟爷爷奶奶分家,除了把几个孩子分给爸爸妈妈外,爷爷奶奶分给我们的还有一堆账(爷爷说那是爸爸妈妈该给我叔叔结婚的用度,其时叔叔正该订婚娶亲,街坊邻居都说我爷爷奶奶太偏心),我们家过得甚是艰难。那时小姨家境比我们好,所以她能对我们照顾一二。
我印象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她来时给我和妹妹各买了一方漂亮的小手帕,其颜色和图案都已不记得,但作为当时女孩子特别流行小物件足够我们炫耀一阵子了,因为很多女孩子想要都还没拥有呢。还有一次是小姨来我家时给我们买了一个可以盛馍盛菜的塑料小筐,翠绿色,长方形,周边和底面都有黄豆子大圆圆的小孔,好看又实用。那筐的质量也很好,我们家用了好多年。
后来小姨和小姨夫也来过我们家,甚至还在我们家住过,但都没觉得他们的关系不一样,更没多想过。
知道小姨夫对小姨不好是近一两年的事,近两年小姨夫脑子有点儿不太正常,有时说胡话,有时家人认不清,小姨跟母亲聊天时才告诉母亲她一生的不幸。小姨说小姨夫大男子主义,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小姨这辈子没跟他过过一天好日子。
年轻时小姨夫一直在城里的工厂上班,小姨带着两个孩子在老家种十几亩地,另外家里有四个如狼似虎的小姑子和一个光吃嘴不做活还爱指手画脚管事的厉害婆婆,小姨在家里只有干活的分儿,没有说话的分儿。
好不容易熬到两个孩子大点儿,四个小姑子各自出嫁,婆婆也去世了,小姨带着俩孩子进城上中学跟姨夫团聚。人到中年的小姨虽没工作,可从没敢闲过,卖烧饼、卖菜、进厂打工、在火车站卸车……一面在外挣钱一面照顾小姨夫和俩孩子。
小姨夫很懒,从不做家务活,没扫过地,没洗过一件衣服,更不做饭。有一次,小姨卸完火车回家时小姨夫已经下了班到家,见没做好饭小姨夫不但没主动去做,反而破口大骂。那时卸火车全靠人力,累得腰酸腿疼的小姨顾不上休息,赶紧做饭。小姨夫在一旁不依不饶,还一直骂骂咧咧。
小姨夫很自私,吃独食。俩孩子结婚后家里只剩下小姨和小姨夫两人,每顿饭都得小姨夫点,他说吃啥饭小姨就做啥饭。改善一次伙食有好吃的也得紧着小姨夫先吃,他吃过剩有小姨就吃,没有就不吃了。
去年的一天,小姨夫想吃饺子,冰箱里没有了,于是俩人就到饭店去吃。到了饭店,小姨夫就点一碗饺子他自己吃,小姨说再点一碗,小姨夫死活不让点,于是他吃着,小姨在一旁看着。
从去年年底小姨夫生病住院,家里只剩下小姨自己,她想吃啥饭就做啥饭,她终于可以自己当家做主了。虽然有护工照顾小姨夫,医院的伙食也不错,但是小姨还是挂念小姨夫,三天两头给小姨夫换着样做他喜欢吃的饭菜,做好后自己顾不上吃,趁热给小姨夫送到医院。小姨夫吃着,小姨也准备吃点儿,小姨夫恶狠狠地问:“你咋也吃?”躺倒在病床上不会动的小姨夫还是那么不讲道理。
小姨夫不跟小姨交心。小姨夫去世后整理他的遗物,小姨才发现他的存折和保险单。小姨夫自己存的钱、自己给自己买的保险到死都没给小姨说一声。
中秋节小姨回老家,在我娘家住了两天,临别时我安慰小姨别难过,以后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小姨回答她一点儿也不难过,这辈子她对得起小姨夫,现在小姨夫走了,她终于可以为自己活一回了。听着小姨的话,我有点儿想哭——七十二岁的老太太了,才可以为自己活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