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话短说(六)

      “望子成龙”是传统父母,梦寐以求的愿望,也因此成为大多数家庭,始终难以摆脱的噩梦。望子成龙心切,还总想青出于蓝,还要胜于蓝。本来不切实际,想想也就罢了,偏就较上了劲,还拿出“砸锅卖铁”气势,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可儿女能否成龙,取决因素复杂,哪有愿望那么简单。于是乎,本该其乐融融一家人,因为这搞得鸡飞狗跳。侥幸成龙成凤的儿女,也并非期待的那样,若真要论起实惠来,还不如普通孩子的福报。     

    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还是顺其自然吧,望子成龙期待一下尚可,千万不要当了真。孩子能否成龙成凤,不是有强烈愿望、执着信念就能成。那些个成龙成凤的,大概率都属于天选之材,靠模仿、攀比不来。未来的社会需求,即使考分高又能咋样,缺乏创新、创造;能干、肯干能力、实力,也成不了真龙。破除了“望子成龙”固念,就解除了思想束缚,还原孩子正常成长规律。接受常识性教育不可少,发现孩子优势、长处尤为关键。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又何必非要走独木桥,弄得灰溜溜不说,该有的做人底气,也都弄没了。   

      在澳洲的价值观念中,没有“望子成龙”之说,也没有学霸膜拜。在评价体系里,考分只是参考,更加注重能力特点、综合评估。邻家孩子读的啥学校、从事的啥职业,少有刻意关注。自家孩子即使普通、寻常,也不会感到自卑、觉得低人一等。社会对职业分工,没有高低贵贱;薪酬多少,取决于市场供求;老板与员工关系,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乐为普通人,做喜欢的自己,成为共同价值取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