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无声告白》
这是作者的处女作。但是文风老练,构思精巧,打开之后就没能放下。但是确实不是一本让人体验愉悦的书。第一句话就让女主角死了。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母亲照常准备早餐,父亲开车去上班,和助教调情,兄长和妹妹在等待他们的早餐。莉迪亚死了,孤独一个人死在湖底,连续好几个月占据了当地报纸的头条,颠覆了整个家庭。
按照时间线重新排列的话,故事是这样的。
一位华人顶替了邻居儿子的名字非法偷渡来到了梦想中的自由之地美国。美国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遍地是黄金。夫妻俩艰辛地生活在底层,抓住了一个机会进入到哈佛,从事清洁工和帮厨。他们的儿子天资聪颖,于是成为了哈佛少数的华裔学生。因为种族、经济条件、个性原因,他一直默默地做着学霸,人际关系为零。上研究生期间,他偶尔担任了哈佛本科生的临时教师,得到了一个白人女孩的青睐。这位白人女孩是单亲家庭,母亲是严格的家政老师,从小就灌输给她一个思想:你的世界应该围着你的丈夫,你的孩子,你的家庭。但她偏偏不想照着母亲的想法生活,于是她成了生物系唯一的女同学,为成为一个医生而努力。她想要与众不同,所以她选择了黑头发棕色眼睛的历史讲师。
意外的怀孕阻止了女孩成为一个医生的脚步,而不同族裔之间的通婚并没有得到母亲的祝福。“这样不对”,她母亲在婚礼上的话成为了一句咒语,隐藏在她内心深处。直到她整天被困在家务和孩子之中十多年之后,母亲的去世使她重新思考人生,于是她选择了不负责任的丢下家庭,失踪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而这段失踪埋下了她孩子的终生的阴影。因为再次怀孕,她不得不再次终止了医生的梦想,回归家庭。这次,她将自己的梦想投射到最像自己的女儿莉迪亚身上。为了怕母亲的再次离开,莉迪亚毫无保留的接受了母亲给她安排的一切,放弃社交,全心投入到她并不喜欢的医生梦想上。而父亲也将自己人际关系的不足寄托到莉迪亚身上,希望她能够摆脱他自己的成长阴影。于是父母的期待成了这个最受宠爱的女儿最不堪重负的枷锁,哥哥考上哈佛即将逃离这个家庭,成为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无法逃脱。
父亲一辈子生活在他人异样的眼光之中,渴望能拥有正常的社交活动。
母亲一辈子生活在想成为医生的狂热之中,但是真正遇到了一个女医生,第一反应是质疑,因为她内心深处也和她自己的母亲一样,认为女人只能在家庭中讨丈夫喜欢。
莉迪亚短暂的一辈子都生活在失去母亲的恐惧之中,拼命地做着自己完全不喜欢的事情,去讨好父母,来换得家庭的完整。
哥哥则生活在父母的冷漠和嘲笑之中,梦想完全不被重视,甚至不允许他提及。
妹妹始终生活在胆小慎微之中,小小年纪已经学会了察言观色,不在母亲暴怒的时候去激怒她,只能偷家庭成员的东西来假装获得了家人的关心。
邻居杰克爱上了哥哥,却只能在和妹妹的聊天中获得点滴的爱恋满足,因为他知道他的爱情不被允许。
父亲的助教路易莎爱上了父亲,却只能在他逃离家庭的时候才能短暂拥有他。
这种悲伤的情绪,始终如莉迪亚最后的归宿湖水一样,冰冷彻骨,紧紧围绕无法逃脱。
书中反映了美国早期社会对少数族裔的排斥,种族歧视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拉舍尔茶馆的陌生人》中文译者吴刚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美国对异质文化文化的接受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是一种虚怀若谷式的全盘接受,它也有着自己所坚守的核心的模板,在于异质文化进行粗浅的交流时,好奇占领上风,因而双方可以相安无事;而一旦两种文化的交流和互动转入深层时,冲突和排斥便开始显现。”作家洁尘也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人性层面的沟通是容易的,但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是艰难的,甚至是无望的。……这个世界,跟以前一样,还是一个被划分被区别被割裂的世界。”是的,所以很多华裔无论工作多么努力多么出色,都会遭遇到一个词“透明天花板”,高层永远都为白人设置,你永远都融入不到主流社会。就跟文中一家一样,长着亚洲人的面孔就会被人区别对待,甚至结婚多年的母亲,在职责父亲的时候都说:“你向警察摇尾乞怜”。在父亲的脑海中就会浮现一个瘦弱的中国劳工,衣衫褴褛,头上留着可笑的长辫子,跪在路边,等高傲的白人经过。这是哈佛毕业的父亲心中永远的痛,即便他娶了白人妻子,这种歧视永远如鲠在喉,因此他才如此病态地希望自己钟爱的女儿能有广泛的交际圈,能融入主流社会,才会给女儿买大家都喜欢的东西做礼物,而不去关心女儿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真正让人感到寒冷大概是这样的家庭模式真的不是特例,尤其在中国社会,太普遍了。我之前写过一篇小文章,里面说过:有的父母自己活得像坨屎,却指望子女成龙成凤。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当时的社会,而将自己的梦想投射到儿女身上。中国媒体经常宣传的那种“母亲捡垃圾供儿子上大学”“虎爸为孩子制定课程表10岁之前上大学”,这种沉重的道德枷锁不假思索的就往可怜的孩子身上套。是啊,母亲为你牺牲到这样了,你还不出人头地?父母给你提供这么好的条件你难道不应该学学学?可是谁关心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当家庭成为牢笼,父母还以为自己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当自己一厢情愿地盯着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指望自己的孩子实现的时候,谁会在乎孩子是否真正快乐?他们已经习惯了在被要求中长大,习惯了用爱来索取交换,习惯了没有自由没有梦想没有灵魂。却忘记了,每个人生来并不是这样的,有的人可以习惯,有的人不可能习惯,有的人只能以死作为逃避。
到文章的最后,莉迪亚终于想通了,她想成为自己,她想大声的告诉母亲她一直不想做一个医生,她想告诉父亲她没有那么多的朋友,她想告诉哥哥你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用视她为羁绊她想向杰克吐露心声,可是她再也不能离开湖面。
死了的人已经明白并得到解脱,而活着的人花了很长时间才想通,那些我没能告诉你的,那些你误会了我的,因为不想让你失望,为了让你开心,为了明天你依然愿意陪伴,我选择承担那些不属于我的负担,那些你想得而得不到的对我来说其实无关紧要,我关心在意的仅仅是明天你能否继续在我身边陪我成长跟我聊天全心全意关注我爱护我,哪怕我不能成为你的骄傲,也依然能拥有你对我无条件的爱和承诺。
后记:
昨晚到今天凌晨,在孩子感冒后沉重的呼吸声中,用了三个小时看完这本《无声告白》。看完的时候眼泪流了一脸,然后紧紧抱过孩子,在心里默默告白:按你自己的意愿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