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诗意
在简书呆了很久了,在七月以前作为读者的时间更多,作为作者的时间很少。七月后,喜欢写字的心依旧不安稳。索性提笔自话,不再言他。
之前总会写几百字没有灵感就转为私密文章,从未发布过。但现在我想逼一把自己,看即使没有感觉是否还能坚持下去。很佩服简书里一些大神们每日一更的效率,我不是日更,但每日寻求起来素材和灵感依旧不轻松,更别说每日一更的辛苦。
“做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读书人。”这是我在微博上看到的一句话,细细思索后发现果真有几分它的道理。
在我心里,最能彰显这三种特质的的人非台湾作家张晓风莫属。
她已年过七旬,可笔下的文章风格却清新如晨露,轻灵若少女。如沐春风大抵最能形容读她文章时的感受。
“晓风是一位资深教授,更是一个对万物有情的女子。”这是在《送你一个字》书的前言里徐学教授对张晓风的一句评价,甚好。也因为她太好,所以我不敢私藏,主动拿来与大家分享。
如何不奇?
她出身保守的中文系,受四部为本的教育,本该与写作无缘。可是她却破茧而出,以美丽的蓝墨水让苍白典籍再度泛红。散文,戏文、诗词、人物、器皿,甚至是一个汉字,几抹色彩,在她的解读中都焕发出神奇的色彩。
“如果说,传统文化如黄河之水奔泻入怀,那也因晓风搅入魂灵,如酒曲入翁,才使这水甘冽芳醇,成了文化传统。”徐学如是说。
她有超出前辈作家的胸襟与视野,集学者的渊博,诗家的灵慧,哲人的睿智,宗教的悲悯于一身。她敢于涉笔丑陋,不再唯美是鹜,而是美丑并举。这使我想起了另一位钟爱之至的作家余秋雨,在文学界浊流横肆的年代,他以手中如椽之笔作铁马金戈,踏破铁蹄,毅然横渡文学“冰河”,终为业界开出清流股股,也因此被称为文学界的良心。
作家的初衷代代都是相似的,都是为人。因为世界上最能燃起生命和情感的光辉,只能源自人心。
再伟大,她也只是一个简单的母亲,有着人世间最慈悲的心肠。她在阳台目送她可爱的小男孩走出大门,一个人怔怔地望着朝阳落泪,她说,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着他自己单独去了。
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只能看作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其归还期限的。
这世上所有爱你的人都在向你靠近,只有最爱你的那个人因为爱你在逐渐远离,在你渐行渐远的背后不断地说着“再见”。
她也曾是羞涩而热烈的少女,对这世间的爱情有过万千般的想像。朝圣般地瞻仰泰姬陵,以恋栈不舍的目光痴痴地望着,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脑海中不断回溯着“世间所有的女人都会喜欢的”泰姬玛哈的故事。她原以为千里而来的自己是会嫉妒泰姬的,可是“身在山中不见山何如不在山中而可追烟捕岚听风观树”,索性洒脱地丢弃一切心中的哀怨愁肠,顽皮地对着泰姬陵嫣然一笑:“你还是嫉妒我吧!”
因为她虽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可以实现身在最美陵墓却不及见其设计之典丽,嵌镶之繁富的泰姬所不能实现的愿望:
躺在红而温暖的棺木里,在一个终生相随的男人的宽阔胸膛中,中间稍左,在那里,我将侧耳,听我一生听惯的调子,他呼吸的祈祷,他血行的狂涛——再也没有比那更好的位置,宇宙的坐标图上最最温柔的一个点。
亦是从少女走至垂暮,可是她年轻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温柔地亲吻这个世界,这个你我他共存的世界。
—END—
我是诗意,95后爱写字的女孩儿。
如果喜欢我的文字,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如果读了我的文章你有感触,就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