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达生》中有这样一段话,“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
如果是依文解字,很容易会被解释为:忘记脚的存在,穿什么样的鞋子都合适;忘记腰的存在,系什么样的带子都合适;忘记是非之争,无论什么事情,都会心情舒畅。
有人说庄子是一位非常善忘的高手,他把“忘”
当成了消除人生烦恼的秘诀。不仅忘足、忘腰、忘是非,最后还忘我,连“我”都要在忘掉。仔细想来,的确也如此,我们一生中无论是开心的还是痛苦的,无需刻意但都会写进我们的脑海中,还时不时地回忆,又把自己拉回过去重新感受一翻,或是快乐或是忧伤,人一生中的许多烦恼,不正是因为有太多放不下,忘不掉,舍不得吗?所以庄子说“鱼儿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
怎么忘呢?就如上文所解释的,感觉好像不对呀!忘足?忘掉脚的存在,无论穿什么样的鞋都会合适,这似乎不符合逻辑。鞋子是我们每个人天天都要穿的,再熟悉了解不过了,鞋子大了,穿不稳,走不快,不舒服。鞋小了,穿不进,即便穿进去了也挤脚,难以行走,我们是切身体会得到的,也是基本的常识。
忘要(腰),忘记腰的存在,系什么样的带子都合适?这也说不通呀!腰带太紧,勒得慌肯定不会舒服。可腰带太松,如同没系,古人的裤子那时还没有橡皮筋,又宽又大,腰带太松了裤子是会掉下来的,礼貌礼仪都没了,恐怕只会更不舒适而已。
硬生生的说要忘,那是不可能的,就像我们经常说的忘记烦恼,如果内心看不明白就不能释怀,也无法真正地做到放下,忘记过去。
忘于足,是因为足与履融合,即履正适合足,忘足亦忘履。一双适合自己的脚的鞋,无论我们行走、跳跃、奔跑都没问题,鞋是和我们整个身体是融为一体的,没有感到任何的不舒服;忘腰,也是因为腰与带融合,即腰带正适合腰,忘腰亦忘带;忘是非,是非一词不是我们常说的搬弄是非,背后议论别人,是指事物的对与错,好与坏,喜欢或不喜欢的二元对立的世界。忘是非,是庄子告诉我们不要执着于事物的表相。事情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有的是我们的执着与分别,对事物的了解认知不同。
好比有的人喜欢吃辣,无辣不欢,有点人呢,一点辣都受不了。辣椒它本质没有什么好与不好,只是不同的人不同的饮食习惯,不同的喜好罢了,所以好与不好也没有绝对的标准,那个标准只在每个人自己的心里,符合自己的标准就是好的,所以人们常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就算在喜欢的人在他人眼中一般般,但只要自己喜欢就好比西施一般,两看不相厌。如果不喜欢,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别人再怎么说好,也不是自己想要的。
这就是我们的执着,庄子说“忘”是告诉让我们放下我们固有的认知和偏见,才能客观平等的看待事物,是因为自我与外在的事物环境是融合的,内心是和谐的没有对立,对他人对当下的一切是包容接纳的才能忘我忘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