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落后是有原因的——西里西大草原

到达景区售票处附近是下午1点多,而真正到达露营点已是下午3点多,不是服务区离露营点有多远,而是因为堵车。

在距景区售票处200米不到处,我们看着“阿西里西大草原”几个大字,却怎么也到不了跟前。

前方几辆车逆向往外开,可那明明是条单行道啊。

有一辆车逆行,接着就有好多辆车跟着逆行,所有车辆就像积木块一样被死死卡住,谁也走不了。

游客中有素质不高的,有不懂规矩的,有时刻想投机取巧的,为图自己方便,置任何规则于不顾的人很常见。但景区为什么没有人管呢?

这种违规的情况,只要景区工作人员出面,立马就可以解决,可自始至终就是没有人管。

那条车子长龙,硬是给几辆逆行的车让出道才得以通行。好家伙,短短200米,我们走了近一个小时。

好不容易走过拥堵路段,我心想终于可以奔向我们心心念念的露营地了,可谁知,我们会被再次困在景区停车场里。

停车场入口堵得水泄不通,我们以为停车场里必定是毫无落脚之处的。令人意外的是,停车场里竟出奇得空,有很多空位。更令人意外的是,在如此空的停车场,我们买好票准备进入景区时,却怎么也出不去。

已渐西沉的太阳发出绚丽的光,而刚停了的雨又滴滴答答地下了起来。太阳雨之后,会不会有彩虹?草原上会不会长蘑菇呢?我不禁想。

雨滴随着风一起灌进车窗,有丝丝寒意。这种切肤的感受将我拉回现实,我们被堵在阿西里西大草原游客服务中心的停车场里,进不去,也出不来,不知何时是个头。

服务中心的广播不厌其烦地播放着“不要把头伸出天窗,不要靠近牛、马、羊群……”而被困在停车场里的车和人却无人问津。

等,等,感觉要等到地老天荒。不知过了多久,景区工作人员终于开始工作了。

几个工作人员拿着大喇叭,提着安全锥,各个道依次放行,每道每次放行10辆车,很快就畅通无阻了。

“还是有人管好啊!”我不住地感叹。

同时,我也不禁纳闷,为什么工作人员早不作为呢?他们原是可以避免这种无谓的拥堵和消耗的呀。

大量游客被滞留在这里,并不是因为游客太多,而是因为人们乱停乱放。不想走的人、去买票的人占着道,买了票,想进去的人便只能干等着。

返程的时候,也是因为游客随意将车停在路边拍照,下行的车道完全被上行的车占领,我们再次被堵在路上。

一个小伙子拿着大喇叭让停在路边的车立马开走,他的作用是明显的,至少车流动起来了。

我就很纳闷,既然路边不能停车,为何不一开始就制止呢?非要等到堵得水泄不通了再来疏导。

以上这些,游客不遵守规则是一方面,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景区管理不力。

除了堵车,景区里的摇摇路、W湾、冲天坡、波浪路也挺令人无语的。

虽然这些是网红打卡点,甚至因此吸引了不少游客,但怎么看都像生拉硬扯的宣传噱头。

最关键的是,车冲向天空,像波浪一样行驶,刺激是刺激,但司机的视线几乎被完全遮挡了,没有安全隐患吗?

又或者,设计者是觉得反正都是平地,冲出去也没什么大不了呢?玩的不就是心跳和刺激吗?

到此,阿西里西大草原的体验感可想而知了。

我又不禁回想起几年前在黄果树瀑布的旅行。景点分散不说,在瀑布跟前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更是无语。

最无语的是,回城时,因为车辆不足,天黑了大量游客还被滞留在景区。

等了好久,终于有一辆车开过来,游客们蜂拥而至,拼命往车跟前挤,我被裹挟在人群里,挤得呼吸困难,差一点和老公走散,现在想起来仍是心惊,真是无力吐槽。

阿西里西,这一大片草原,这么美的风景,这么凉爽的气温,是炎热夏季里的绝佳避暑地。“天时”有,“地利”也足,可终究败给了“人和”。

贵州,作为中国第一避暑大省,实话说,每次出行给我的体验都总是欠点感觉。

记得上大学时,常常会看到全国各省的经济排名,贵州妥妥地垫底。

教学过程中,我也常常问学生:“我们贵州旅游资源这么丰富,旅游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呢?”

学生会说,贵州离客源地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等。

没错,我们旅游发展不起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远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比如,这次我发现到阿西里西大草原的游客主要来自本省和周边较近的川渝鄂云地区。

但我认为,旅游管理者的理念落后和管理不力才是罪魁祸首。

而这种落后与管理不力仅仅表现在旅游上吗?并不是。所以,我们经济落后是有原因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