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晨读感悟】不要在这件事上吃了亏

文/耿先生

人这辈子,总是避免不了掉进各种各样的坑,吃各种各样的亏,但如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坑,就不要掉进去了吧。

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其数量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可能完全超出我们的估计。但值得幸运的一点是,信息爆炸不过是一种内容爆炸,对我们有用的增长的速率我们是完全可以接收的。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待一个人时,“搜索能力”也变成了衡量物。很多人现在喜欢的依然是百度,不过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段子——如果你去百度搜索自己得了什么病,那你或许可以考虑去写个遗嘱什么的,因为搜到的只会比你想的严重100倍。

对比之下,Google搜索之强大,不言而喻,但就像自己之前一样,竟然会在百度上查询实验材料的性质,而不是利用图书馆数据库,想想觉得过去的自己实在颇为愚蠢。

信息源的获取,必须讲究有用且有效,你总不希望忙前忙后得了一个虚假的信息吧。影响心情不算,你的投入成本收入为负,实在划不来。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就是,别人知道,你不知道,但你想知道。

这样一看,答案也很简单,让别人自己说出来。

拿自己去做家教为例,一对一的家教老师自然是想尽一切办法想出学生的需求,然后又策略的满足。

学生请家教自然需要成绩提高,那么他的薄弱章节是哪些?他的科目结构搭建得如何?他希望自己达到什么水准?对家教老师有什么具体的需求吗?

虽然周知学生需求是每个老师该做好的事,但如果你引导学生自己说,他觉得自己这章的方程式配平很困难,但总不知道原因在哪里,知识点都清楚,但一做题就反应特别慢,这可能就需要你改变在知识点讲解方面的方法。

如果你本打算讲得细一些,但他这样一说,你或许就可以给他讲讲知识点间的结构框架,联合几章一起讲,看他是否是像自己说的那样。

当然,最后一点,我们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就是你获得的信息真的是准确的吗?

信息不准,就像古代的军报一般,终会犯下巨大的错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