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说起读书,这可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庄子说:“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他老人家这话什么意思?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我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不是让我die吗?”
怎么办?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读书,我还真不是行家。一来为人懒惰,不思进取,二来囊中羞涩腹内空空。哪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这要说的有不对的地方,请您批评指正。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读书,能增长见识,能开启智慧。最不济它能消遣解闷。
但书得你自己去读,别人强迫不得,回到我今天读的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上,这叫主动阅读,书里说:
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
这是当然,强扭的瓜不甜。不是吗?
读书为何?
- 获取资讯
- 求得理解
获取资讯,说来简单,只要明白
某件事发生了
就够了,但要理解要有所启发就得费点工夫,要搞清楚
- 到底是怎么回事
- 为什么发生
- 与其他事有什么联系
- 有什么类似的情况
- 同类的差异在哪等等
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书中强调
“学习”指的是理解更多的事情,而不是记住更多的资讯。
《礼记·学记》里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说明了这点。
可怎么才能理解呢?这就得说阅读的层次。
阅读的层次分为:
- 基础阅读
- 检视阅读
- 分析阅读
- 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是识字。
检视阅读是系统化的略读的一门艺术。
分析阅读就是特别追寻理解的。
主题阅读是有目的主题化的阅读,要求阅读者读很多本而不是一本。
它们关系是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几阅读阶段是后一阅读阶段的基础。拾级而上,循序渐进,老先生学艺讲究“会通精化”到这同等适用。可说万物一理呢?
跨过基础阅读不谈,说说检视阅读。检视阅读有两种。
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 先看书页名,如果有序就看序。
- 研究目录页
- 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
- 开始挑几个看起来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 最后一步,把书打开,东翻翻,西翻翻,念个一两段,有时候连续读上几页,到不要太多。
粗浅的阅读
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检视阅读适合于对专业性强难度大的书在有限的时间内做一个快速的了解,备考前用此法,有神效!
五柳先生云: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求不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