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得空看了电影《何以为家》,看完让我心里一番不是滋味。电影讲述的是12岁的黎巴嫩小男孩因故意伤人罪入狱,并且要起诉自己的父母,而起诉的理由竟是“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运用倒叙的手法,以庭审作为开头,随着审判程序的进行,故事一点点浮出水面。赞恩是黎巴嫩贫民窟众多贫民的一户人家。赞恩的父母生如动物繁殖一般的生了一堆的孩子,但却没有好好抚养其中的任何一个。没有出生证明,没有身份证,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年龄。拥挤,狭小,脏乱的住宿环境,每天忍受着饥寒,年仅12岁的他每天被迫为当地的杂货商送货,因为负担不起孩子们的抚养费,父母便想要才满11 岁的妹妹嫁给猥琐大叔萨哈。想要带着妹妹一起离开的计划失败,妹妹被强行送至猥琐大叔萨哈家结婚,并且最终导致妹妹的死亡。可以说在赞恩的眼里,他过着的是狗一般的生活,没有一点点体面,更别谈人格与尊严。这让他再也无法平静,最终选择将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
赞恩说:我只记得暴力,侮辱或殴打,链子,管子,皮带,我听过最温柔的一句话是“给我滚臭小子”“或者走开混蛋”。这是从一个12 岁的孩子口中说出的话,他的生活毫无期盼可言,这是非人的生活,可他又无可奈何,因为从头到尾他都无法选择。而此时我想谈一谈可以选择的人——父母。
或许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在理解生育二字时,只明白了什么是生,而没有理解什么是育。生育二字,拆开来生是生和育,不仅要生还要养活,教育。或许电影中最可怕的不是贫困非人的生活环境,也不是贫穷的父母生了一窝孩子而无法养育,可怕的是只会生而无法养活教育这件事依然在继续,不仅在黎巴嫩继续,在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在继续。换一种思维理解,无法给予孩子们正常生活的父母,强行将孩子带来人世间,或许我可以理解为这样的父母是一种恶魔,一种自以为是天使的“恶魔”。将一个生命带到世界上,却只能在肮脏破烂的环境中苟延残喘,没有半点人的尊严,那我不叫她“恶魔”叫什么呢?
一个选择在一念之间,所牵连的却是一个孩子的一生。赞恩的痛苦来源于他无法选择,无法选择一个父母,更无法选择要不要来到这个世界。但这个选择权在父母的手中,只生而不能好好养育,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体现。用句粗俗的话说“这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吗?”社会的落后与平穷我们无法掌控,但是当自己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吃不饱,穿不暖时,是否可以选择不让我们的下一代继续苦难的生活。生养本应该是一件大事,这不仅意味着一对夫妻晋级成为了父母,更是一个生命的到来,并且是一个独立的,有尊严与人格的生命。将一个生命带到世界上也不单单要给予他生命。毕竟生嘛,任何一个动物都会。因而对于任何一个选择都应该慎重,尤其对于生命的选择。终究人和动物还是有区别的。
作为一个未婚女性,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我没有犯下生育的错误,将来需要面对这个选择的时候一定慎重再慎重。这里想要提出一个疑问:如果打算为人父母,那么你对合格的父母是怎么定义的呢?是一个是养,一群也是赶,长得大就行呢?还是有的饭吃就行呢?还是除了基本的温饱之外,还有孩子的教育和高品质的生活质量呢?不同的人对合格的要求与定义不同,而我说无论你的定义是什么,如果要将一个孩子带到世界上来,食饱穿暖是最起码的要求,如果连这个基本的能力都没有,那真的要慎重考虑。
或许生育观念没有对与错,只有好与坏。如果可以在做父母的问题上多一些考虑,做慎重的选择,选择做父母或不做父母。在生育问题上明白生的含义时,更多的去了解养活,教育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