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第三天,我八点出门,路上空空荡荡,好多门面都关着,像过年那几天。
天依然阴沉沉的,飘着小雨,在路上遇到二楼邻居背着包和我迎面走来,其实我想问她这么早干啥去了,但人还是要有边界感,就微笑着打了一声招呼:”早!”
这是一个礼貌的招呼而已,她只需要微笑回复我一个”早”字就好,但她很认真,微笑着说”不早了!”
我喜欢她这种认真的态度,表示对我的尊重,而且我们互相真诚、友好,又互相不越界,这种感觉很好,过后回味她的笑容,觉得她是个可爱的人。
想起小时候在农村,碰到邻居,首先问吃了没,吃的啥,谁做的饭,我都老老实实一一回答。然后邻居好为人师地教我各种做饭技巧,遇到说话条理不清的,一句话来来回回重复说好多遍。最后还要问到哪儿去,干什么,有时候我买卫生巾,就要撒谎,如果如实回答,就要把我的隐私扒个底朝天,她们对这些最感兴趣。对于社恐如我的人,在那个闭塞落后的地方,我会满脸通红地撒谎,那个滋味很不好。
那时候和邻居之间没有边界感,父母和孩子之间更没有边界感,母亲当着儿女的面换衣服、父母偷看孩子日记、父母把孩子当做私有财产在亲戚众人面前任意贬低引来哄堂大笑……
虽然那些事当时感觉很不舒服,但那时候小,就以为那是关心,自动合理化了。直到长大后到了城里,为了表达我的关心,我也会说出很多侵犯别人边界的话。
出身环境重要吗?我感觉重要,仅仅这个边界感,当然还有很多,都要靠自己摸爬滚打,耗费大半生心力和时间才懂的常识,有的人天生就懂。
人分三六九等,不光是财富地位,还有思想、认知和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