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高中在读《论语》时看到这句话,心中存有些许印象,却是不以为然,如今远在离家1400多公里的地方,它时常会在吹来阵阵微风的林荫小道上,或是不经意间看到高挂于浩瀚天空中的半轮弯月时悄悄侵入脑海,顿时在心中一阵怅然,莞尔只能低下眉深深叹息。
毛不易在《消愁》中唱道“一杯敬故乡,一杯敬远方,守着我的善良,催着我成长,所以南北的路从此不再漫长,灵魂不再无处安放。”。许是第一次离家那么远,总是不容易习惯处于异地的生活。想起与妈妈分开的第一晚,甚至都不敢打电话给她,只有打给远在他乡的小伙伴寻求安慰,伴着灯灭的黑暗静静的发着呆,思绪渐渐飞到了那遥远的故乡里。
半个月过去,这里热乎乎的天气总是能轻而易举的压抑着我的热情,当我无法呼吸时,却会看到矗立在我头上的青青大树,它们在毒辣的太阳下却生长得更大更加葱绿,当一阵风适时的拂来,它们的枝叶笨重的摇摇摆摆,发出“唰唰”的声音。我不知道它们是在开心或是烦躁,而在我眼里,它变得无畏而直接,什么都无法压抑它们。而我,在它面前,像是一个胆小而无措的小鬼,没有了庇佑,只剩自己无措地面对太阳。
总是想起刘震云说的一句话“故乡是我们眼中第一幅风景,人生路上所有风景都是甚于‘原风景’衍生展开,形成我们的坐标。”无论身处何处,看到的风景总是会不经意地与家乡的来作衡量,这的天气与家乡的比如何如何,这的咸辣与家乡的比又如何如何?总是要这么比一比心中才会感到平衡,才会感到两地的差异,才会想到,哇,原来我们那里也是与众不同的,突的燃起一份归属感。然而,在这不经意间,对故乡的思念却也细细深入。
于我而言,父母即故乡,父母所给予我的便形成了我对故乡的概念,也引起了我对故乡的眷恋。父母不在身旁的远游,固然多了些许自由,却更多了份顾虑。待我学成归去,他们的两鬓不曾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