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家休息,一整天连大门都没出。
没写文章,也没看书,更别提打扫卫生了。
那这一天到底干了啥?
说来惭愧,其实也没干什么。
就是在屋里溜达溜达,刷刷手机,翻翻朋友圈,再刷点短视频,一天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过去了。
如果不是临睡前突然想起来:哎呀,简书还没更新。
我估计今天就真的会从早躺到晚。
最近状态确实有点松散,干啥都提不起劲儿。
也许是天太热了,也许是心太乱了。
最让我纠结的一件事是:要不要花2000块钱去系统学一门和某红薯平台有关的内容运营课。
说实话,最近公众号的流量肉眼可见地下滑,接合作也少了,整个7月也就三五个人来问了问报价,报完之后就没下文了。
收入减少之后,我对写字这件事,也越来越懈怠。
甚至有点卡壳,不知道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
前段时间我也试着在某红薯上开始发内容。
第一篇发出去,还有100多个浏览,甚至涨了几个关注。
可没几天,我又“放弃治疗”了,后台都懒得打开。
归根结底,还是老毛病:缺乏自律。再狠一点说,是缺乏主动性。
所以我动了花钱学习的念头——想给自己一个“强制性”的推动力。
但我迟迟没有下单,始终犹豫。
今天看书的时候,看到一句话让我陷入沉思:“一件事该不该做,不在于财务分析或未来预期收益,而是要问自己:做这件事安心吗?如果不安心,就别做了。”
这句话真的敲中了我。
我突然意识到,我不是在分析这门课值不值,而是被一种“长期的内耗”困住了。
一边想学,一边怕浪费时间、浪费钱;一边又不甘心放弃,怕错过机会。
这种纠结最折磨人,不管最后做不做,都会觉得自己在“吃亏”。
但如果换一个思路呢?如果我不怕吃亏呢?是不是一切都会简单很多?
很多时候,我们纠结不是因为事情本身有多复杂,而是因为我们太怕“承担后果”了。
怕学不会,怕投入了没产出,怕看不到结果……
可怕又怎么样呢?
有句话说得好:“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谁都知道,有行动就有可能失败,有投入就有可能损失。
但勇敢的人愿意承担这些,愿意试、愿意错,愿意走出那一步。
当一个人能把自己的得失放下,能承受一点损耗、风险,甚至失败,她才真正无敌。
她不会被失败吓倒,不会因一次打击而止步,反而会因为不断前行,而变得越来越强大。
所以啊,少点内耗,多点行动。别怕吃亏,别怕没用。
有时候,投入的不是钱,是一种“启动”自己的决心。
把时间、精力、金钱,投进真正值得的事上,去建设自己的内在世界和外部世界。
让自己动起来,活起来,清醒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