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张鸣先生文章,他谈民国军阀奇趣之事,很精彩。
看了几个人物,各有个性。
有些人很聪明,比如这人称“狗肉将军”的张宗昌。说起来,他其实是个苦命人,从小历经忍饥挨饿的困苦生活,为生计苦命挣扎,因此练就了吃得苦吃得亏、极能适应恶劣环境的承受力。
而且,因幼时曾受短暂的私塾教育,张宗昌会读写诗文,还能绘画,看那作品,像模像样的。他智商也非常不错,学啥精啥,逃荒关外,在西伯利亚任金矿工头时,学得一口流利又发音准确的俄语,还练就极好的淘金技术和精准的枪法。
而且,那时的张宗昌身材高大魁梧,体力好,肯吃苦,待人宽厚,重利轻义。怎么看都是一个极好的材料。
的确,他也善于“审时度势”,武昌起义发生后,他组织力量回国参与革命,受到同盟会元老陈其美的赏识。但南北交战时,张宗昌居然倒向了北洋军阀头目袁世凯,后来成了直系一员。
时局动荡之中,张宗昌后又转头奉系的张作霖,成为重要奉系重要干将、山东省主席、直鲁联军头目,与南方革命军为敌作战。后来兵败东渡日本避难,回国后被山东省主席韩复渠和张宗昌仇敌之子,联手暗杀。
张宗昌天性聪明,但是在乱世之中,被名利所惑而迷失了方向,见利忘义,不守节义。自己吃尽苦头,当官后却对老百姓极尽压榨,甚至违背历史潮流,镇压工人运动。有了地位后就穷奢极欲,花天酒地。所以在江湖上落得个声名不佳,也被人以酒色名利所击穿。
其实,在那时的军阀之中,张宗昌说起来也还算得能文能武,聪慧机警,富有苦干奋斗精神,如果有一个正确坚定的方向支配自己的行动,说不准会在历史上留下英名长存!可是,乱世之中,他沉醉功名富贵,首鼠两端,缺乏正确的先进的方向,始终摆不脱土匪习气,所以历来为人不耻,以至于最终在历史上落得个笑柄。
说来,也许是书读得少,而且是旧时私塾。后来又长年混迹土匪军阀之流,同流合污,缺乏真正具有智慧力的指引。
另一方面,也许是被不幸的童年留下的创伤所反噬。都说,缺什么就会补什么,也许早期太悲苦的生活经历,始终在暗中指挥着他去为单纯的物资享受、耀祖光宗奋斗。道理一如那句“就做媳妇熬成婆”!
可惜了!
聪明反被聪明误,是人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