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发朋友圈吗?我很喜欢。
有一段时间,就连看到花花草草都会忍不住分享到朋友圈里。
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慢慢地淡出了我的生活,有时甚至一年半载也不更新一条。
并不是生活得不好,只是想把生活过得更好。
从前遇到新奇的事会发朋友圈吐槽,如今只会说给在意的人听。
从前经历挫折的时候会打开朋友圈,如今只是抱抱自己并加油打气。
从前达到小成就会更新朋友圈,如今会买好吃的奖励自己。
从一天更新数条,到数天更新一条。
并没有经历什么大波大浪,只是在更加认真地生活。
一、
不发朋友圈,是明白其实并没有太多人在意你。
朋友很喜欢发朋友圈,就算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足以让她在朋友圈里大肆宣扬。
比如今天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吃了哪些巨可口的美食,又去哪里吹了海风看了日出……
文案很简单,图片也很美,我们的共同好友也很多,但就是点赞的人很少。
一年下来,她的朋友圈肉眼可见的变少了很多。想来也可以理解。
你满心欢喜地编辑好图片,绞尽脑汁配上一段好的文案。
原以为会收获满满的祝福,不料最后却是零星几个的点赞。
你以为朋友圈是你和列表好友沟通的小窗口,没想到这原本就是你一个人的独角戏。
没有人在意你去了哪个地方,也没有人在意你遇到了什么事,更不会有人在意你现在过得好不好。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按部就班地生活着。
人们生活的节奏都太快了,快到他们甚至不愿意停下来看一眼你的朋友圈。
杨绛先生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你的朋友圈,从来都是你一个人的世界。
你把列表里所有好友都当做朋友,他们的朋友圈却把你屏蔽在外。
朋友圈里的人,不一定都是朋友。
微博上有人说:“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不用你上着闹钟般刻意保持联系,即使很久不见坐下来就能一起吃火锅,连一声‘你好’也不用,挽起袖子边吃边说‘我跟你讲啊’,仿佛许多年前不过是昨天”。
前天,几个月没联系的闺蜜联系了我。
我们分享了彼此的生活状态,最后还互相调侃了一番。
冬天气温冷得令人打颤,放下手机的那一刻心中却有一股暖流。
在一档综艺节目里,谈到被拉黑的经历时,钱枫问汪涵为什么把自己删了,汪涵表示:
“我们彼此没有微信,但不会因为彼此之间没有微信而长期不联络,感情变不好。”
真正的朋友,用不着通过朋友圈的点赞之交来维系,也用不着天天有一搭没一搭地联系。
有时只消一个电话,或一句简单的问候,就能让相隔一方的彼此心连心。
就算你日日更新朋友圈,就算你设置了所有人可见,真正会在意的,也只是几个交心的朋友。
渐渐地,也就清楚,有些话,只适合说给合适的人听。
二、
不发朋友圈,是明白世界上没有感同身受。
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你觉得快乐的事,别人不一定能感受到。
你辗转难眠悲愤交加,别人也可能不理解。
就像碰上了糟心的事,带着情绪编辑好的一行字打出来,收到的不是安慰而是说教。
就像小有成就后随手更新的朋友圈,却被人冷嘲热讽认为是在炫耀。
人与人是不同的,最亲密的两个人也有不能感同身受的时候。
即使面对面交流,言语神态上都能会错意,更何况仅通过冰冷冷的文字?
成年人的世界,少不了辛酸和苦楚。成长的路,总有那么一段,是需要自己一个人走的。
怨不得别人的冷漠,也怪不得朋友的不解。
好友列表里有这样一个人,他经常发些消沉的话。
尤其是到晚上,夜深人静,情绪就控制了大脑,感伤的话更是一句接一句。
久而久之,他被大家贴上了不友好的标签。
一个在现实中有着多面的人,就这样被几条有特色的朋友圈定义了。
将情绪同步更新在朋友圈里,是内耗也是外耗。
关心你的人为你紧绷着一根弦,时时刻刻嘘寒问暖。
不关心你的人只会觉得你满满负能量,是对大家的一种消耗。
在综艺节目《亲爱的请放松》中,张大大向杨幂抱怨,杨幂说的一番话让我印象深刻。
她说:“你真的觉得别人会关心你吗?你跟别人讲这些糟糕的事情的时候,你觉得会有多少人能够感同身受。所以你为什么要去把自己的遭遇跟别人说一下,然后可能别人在关心的那一刻是真的,但是你没有必要,你有这个阐述的过程不如睡一觉歇会儿。”
情绪不好时,与其讲给别人听,还不如调整心态,取悦自己。
就像村上春树说的那样:
“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要知道,有些情绪,只能自己消化。
三、
不发朋友圈,是明白生活的美好不在于网络。
知乎有这么一个话题:不发朋友圈动态的人对朋友圈是怎样的态度?
下面有一个高赞回答:“或许是他们的线下生活足够精彩充实,以至于不用靠着别人的点赞、评论、转发活下去。”
网上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感觉当代人对“热爱生活”的定义,好像就是“美食和旅行的照片拍得好看的人。”
吃大餐前先找好角度拍照,新买的衣服到了先摆个好看的姿势拍照,到了网红打卡点先拿出手机拍照。
仿佛真正的生活是在朋友圈里,不被记录的美好就不是美好。
每时每刻都沉浸在朋友圈里,期待有人点赞,期待有人回复。
殊不知,这些无用的社交,正在一点点地毁灭你。
你竭尽所能美化朋友圈,聪明的人却克制自己远离朋友圈。
你花费时间打造的完美人设,有人却用同样的时间成为了完美的人。
别人享受的是五彩缤纷的美好生活,你享受的是不堪一击的网络社交。
摆在面前的有两种选择,要么活在真实里,要么活在虚假里。
面对世俗的纷扰,卢梭选择全身心地投入生活。
他远离一切社交,一个人去了瓦尔登湖。
在那里,他与小鸟和野兔为伴,开垦荒地,种植果蔬,自给自足。
有人问卢梭是否会感到孤独,卢梭回答说:
“我宁愿独自坐在一只南瓜上,而不愿拥挤地坐在天鹅绒的座垫上。”
断掉了社交后,他努力提升自己,终于,隐居两年,写出了《瓦尔登湖》。
卢梭是清醒的,他知道,纷杂的社交会叨扰生活。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
过于依赖朋友圈,让我们迷失在这片小天地里,也忘记了真正的快乐永远是生活本身。
仔细留意,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淡出了朋友圈,开始回归到生活中。
他们不需要用几张图几句话来证明自己的生活,也不需要用点赞与否来衡量别人对自己的关心。
用发朋友圈的时间提升自己,去读书种花,亲近生活。
远离无用社交,才是真的热爱生活。
朋友圈是一种状态,它并不能代表着什么。
发或者不发,都是个人的一种选择。最重要的是不在事物中迷失自我,懂得回归生活本身。
好好享受一场旅游,认真读一本书,才是最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