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东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开发与保护的辩证思维:“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全面建设海洋强省”为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青山绿水,关乎民生福祉,所以,要解决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
只有守住青山,才有金山银山。“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浙江湖州余村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从“卖石头”到“卖风景”再到“卖品牌”,走上经济生态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政府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强化主导作用,加大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同时认真履职,加强生态保护监管,企业应积极发挥主体作用,自觉把“生态优先、绿水发展”的理念贯穿到经营活动中。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因地制宜选好发展产业,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打好经济基础,才能提高保护能力。以前,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周边群众以砍柴和放牧为“活计”,今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群众致富有了新路子,当地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改善,砍柴早已被淘汰,保护区开发强度也有日益降低。所以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加强技能培训,让更多群众有活干、能增收,减少对自然的索取。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帮助企业自觉形成绿水低碳的生产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发展过程的资源消耗和废弃排放,不断提高绿色产业发展水平。
找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推动经济发展让生态环境保护有依仗,坚持环境保护也让经济发展有根基,二者相生相伴、互助共赢。政府和企业要深入研究发展思路、重点和措施,切实提高生态资源利用率,推动生态产业转型升级;坚持政府掌控资源、市场配置资源,开发一点、保护一面、带动全局,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发展生态旅游业,实现社会因生态而文明、经济因生态而繁荣;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