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过早凋零的花儿

清晨,如每个双休一样,我和小伙伴们相约着结伴跑山。微风拂面,大家边跑边聊天。从小伙伴嘴里,我听到了一个让我十分震惊的消息:前天,县城里又有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跳楼自杀了。听到这个噩耗,我的脚步瞬间停滞,满心都是无法言说的悲痛与惋惜。在这个本该充满希望和童真的年纪,是什么让这些稚嫩的生命做出了如此决绝的选择?这个时代,究竟怎么了?为何每年都有孩子走上这条不归路?

回想起最近几年,身边这样令人痛心的事件频频发生。大前年,两个初中生女孩直播喝农药,当警察接到报警赶到现场询问时,她们却笑着矢口否认,可空气中那刺鼻的农药味瞒不住。警察紧急将她们送往医院。然而,半路上她们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前年,一名初中生因被老师批评了几句,便在晚自习后,给家人留了一封遗书,从桥上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去年上半年,一位熟人正在上大学的儿子,也在学校跳楼身亡。当熟人看着曾经活泼的儿子变成冰冷的尸体时,悲痛欲绝几近崩溃。去年腊月底,一位大四的女孩寒假回家,得知父母不顾她的劝阻离了婚,在无人的深夜,跳进了冰冷刺骨的河里。

这些案例并非个例,它们就像一个个沉重的枷锁,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宝,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可如今,他们却以这样惨烈的方式离去,怎能不让人心痛?

我时常在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社会环境,还是我们的教育?或许,二者兼而有之。

先谈谈社会环境。不可否认,这是一个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孩子们不再为温饱、上学等基本生活问题发愁,相较于过去,他们拥有了更好的生活条件。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电子产品的兴起,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了改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为了看一场电影,不惜走上三五里的山路,那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那么质朴而纯粹。孩子们拔河、跳绳、踢毽子、滚铁环,随便一个游戏就可以玩上半天。可如今,电子产品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过早地接触网络世界,虚拟的社交、纷繁复杂的信息、铺天盖地的压力,让他们小小的心灵不堪重负。网络暴力、不良价值观,就像隐藏在暗处的毒瘤,一点点侵蚀着孩子们的思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缺乏足够的情感支持和引导,在虚拟世界里又迷失了自我,找不到真正的方向。

再看教育。我们的教育体系一直以来都过于注重成绩和升学,仿佛分数就是衡量孩子价值的唯一标准。孩子们从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被卷入了一场激烈的竞争洪流。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将自己的期望和焦虑一股脑儿地压在孩子身上。各种辅导班、补习班让孩子们的课余时间被填得满满当当,他们没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时间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更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在学校里,老师们也面临着教学成绩的压力,往往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很难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有效的疏导。

每个孩子都是带着自己的降落伞降临人间的天使,然而,我们的焦虑却成了拽落伞绳的铅坠。教育的真谛,不是把盆栽修剪成标准件,而是让每颗种子都敢用自己的姿势破土。

很喜欢网络上一位家长在家长会上的发言:“你若出类拔萃就报效祖国,你若平庸无能就承欢膝下”。如此甚好,毕竟,能够报效国家的孩子只是一小部分,我们要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允许孩子成为一个平庸的人。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愿悲剧不再重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