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C耐药菌显色培养基基础

KPC耐药菌显色培养基基础

HiCrome KPC Agar Base

原理

KPC显色琼脂是用于检测和鉴别产KPC的革兰氏阴性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由革兰氏阴性耐药菌导致致命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2]。碳青霉烯酶的产生导致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如头孢吡肟、头孢曲松)、碳青霉烯类(如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和氨曲南的耐药,从而产生多发性耐药。

这些碳青霉烯酶产生菌主要是肠杆菌科成员,并且被命名为抗碳青霉烯的肠杆菌(CRE)。除了肠杆菌科,还有极少数铜绿假单胞菌菌株和鲍曼不动杆菌菌株℃也产生碳青霉烯酶[1],[2],[3]。

添加剂使培养基具有选择性,能抑制不产生碳青霉烯酶的酵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该培养基是作为一种初筛培养基,依据CLSI指南,分离的菌落应进一步作碳青霉烯类药敏试验。吲哚试验可用于证实抗碳青霉烯的大肠埃希菌,因为有时存在少数弗氏柠檬酸杆菌菌株产生与大肠埃希菌近似的粉色至洋红色菌落。克雷伯氏菌、肠杆菌和沙雷氏菌作为碳青霉烯耐药菌产生蓝绿色菌落。不动杆菌和沙门氏菌产生平滑的无色菌落。假单胞菌产生无色至淡黄绿色、边缘褶皱的有光泽菌落。必要时可做进一步的生化鉴定。

培养基成分

配制

16.50g溶于50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使完全溶解。高压灭菌。冷却至45-50℃。无菌加入1管添加剂(货号:FD279),混匀并倾注平板。注:肺炎克雷伯菌(BAA1705)为KPC阳性菌的标准菌株,PCR检测证实,并对碳青霉烯抗生素耐药。

培养反应

参考文献

1. Hindiyeth, M., et al. J.Clin.Microbiol. 2008(46): 2879-2883

2. Pillai D.R. et al. Emerg.Infect.Dis. 2009(15):827-829

3. Samra.Z., J.Clin.Microbiol; 2008(146):3110-311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5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 2015 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成员单位共有 1 427 所医院,其中...
    科技斯基阅读 1,091评论 0 0
  • 1.多重耐药菌是如何定义的? 答:多重耐药菌( Multiple Drug Resistant Organism,...
    陆永安阅读 4,691评论 0 0
  • 2018年10月28日周日 重塑身心第14天 不知不觉已经坚持昆达里尼瑜伽半个月了,算上最初学习的两天,就是16天...
    韩瑞琳Rachel阅读 339评论 0 0
  • 只能画到这里了,朦朦胧胧的,怎么画也不能把细节画出来, 由于天气冷,一个星期没动画笔了,这幅速度之作, 女人的哭泣...
    黄慧心阅读 467评论 0 2
  • 曾遇上几多风雨翻,编织我交错梦幻,曾遇上你真心臂弯,伴我走过患难。真希望像这句歌词中这样遇到这样的一个人,江湖快意...
    活心阅读 58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