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明明在科幻外壳下走上了“时间交错+人生再来一次”的题材,但剧中所展现的世界观和人设却反复在宣扬一种极为传统的价值——安守本分、遵循社会定位、门当户对、维护家庭责任。设定在2033年的人物,却表现得像是1833年的儒家教条人物:
男主41岁,却在情感上懵懂迟缓,一直被所谓“责任”“大局”“家庭”压制住感情和欲望,却不懂“爱别人胜过爱自己”的现代情感逻辑。
他的父母在剧情中虽偶尔表现出“关心儿子”的一面,但整体上依然坚持那种“我为儿子决定人生”的父母模式(例如,从文科改回理科、升学志愿被权威左右)。少年的志愿、少年的选择,一直被父母、社会、权威扭转成“为家庭/为大局”而不是“为自己”——爱情亦同。他与女主几乎是“相亲式结识”、对彼此过去一无所知,全凭“责任”“义务”才维系起来。
换言之,这部号称“未来科幻+人生重启”的作品,在核心思想上却滑向一种封闭、顺从的家庭伦理剧。科幻设定看似新潮,但内核却老套且保守:你的人生应当守在父母安排的位置上,你的爱情应当建立在“恰当”门当户对,而不是打破条条框框、追求情感的真诚与自由。
若设定为2033年,那么观众期待的应该是:新的社会、新的身份、新的爱情逻辑。可现实是:你的身份、你的志愿、你的爱情,都被旧有的“社会定位/传统秩序”牢牢抓住。结果便是:即便剧中用了穿越、时空、平行人生的招式,观众看起来却像在看一个老旧版本的伦理剧,只不过换了个“未来”标签。
说到底,《三人行》在形式上做了“升级”——三代人生、科幻设定、未来+过去交错——但在思想层面却“降格”成了“守规矩”“听话就好”的老路子。这样一来,其实就削弱了科幻题材的突破力,也让观众感到:既想走现代剧情,却又回不到传统伦理的安全准线。
所以,对于这部剧,我的结论是:它真的不行。野心有,但架不住骨子里还是老传统。观众若期待“未来”“变革”“探索人性”——那就容易失望。因为它说的是“未来的人,也要按旧制度活”“爱情也得顺着责任走”,而不是“未来可能颠覆旧规,爱情也可能翻新自己”。
如果我再稍微补一句:在2033年你要是还被“家长/社会定位”束缚,那剧情逻辑就几乎成了讽刺——未来提醒你:你的人生还是别太跳格,回家安心再当条“顺子”吧。可悲的是,它自称科幻,却在核心处没敢跳出来。这比完全的传统剧还要令人遗憾,因为“潜在的革新”被弃置。
总而言之:这部剧的新意在外衣,却缺失在内核。若你我看的是“一个人如何在未来打破人生定位、追寻自我与真爱”,那我们就失望了。若看的是“未来依然要听话、责任第一、爱情靠安排”,那这种思想其实早已够一百年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