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老师的《对韵歌》先从导入入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到汉字城堡里游览”这样有趣的方式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在书写课题后,点出“对”字,向学生发问在哪里见过这个字,从而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明确这是对号的对,对不起的对。接着教师范读,出示第一句后生字卡识字,在这样的方式中学生认识了云、雨、风、花、鸟、虫,这中间结合图片渗透图片识字的方法。接着用一组风景秀丽的风景图,引出了山清水秀、柳绿桃红,学生在拍手打节奏的过程中识记了生字,同时也对《对韵歌》有了自己的体验,然后出示象形字的图片,让学生再次加深记忆,选取学生上讲台连线,在这个过程中简单引入的字源识字的方法,最后在师生共同明确中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在这当中张帆老师注意关注每位同学的个体差异,对有困难的学生再次耐心的指导。课中穿插了律动视频《声律启蒙》,在愉快的情景中学生既得到了一定的放松,同时也提供给学生课外拓展的内容。在最后的写字环节中,对“虫”字进行了重点观察和书写,在孩子观察后虫字在田字格的占位后教师进行范写,提示了孩子们写这个字时的注意细节,学生练习后显示,教师给出建议,再进行练习,整节课教师教态大方自然,声音甜美,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活跃而有序,识字写字环节落实到位,课堂形式多样,符合一年级孩子的特点。
张帆老师能抓住《对韵歌》的特点,结合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教师生动语言和形象的课件展示,把学生愉快的带入课文中。这堂课体现了低段语文教学的图文并茂、声情并茂的特点,学生表现积极热烈,课堂效果明显。个人的听课感受,概括为以下五点:
一、本堂课教学准备较为充分,课堂形式形式活泼多样。课堂中渗透识字方法,结合拍手读读,认,识,使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二、张帆老师教态亲切,极具亲和力。在老师的微笑中充满了甜蜜,正是这种自始至终的甜蜜,让孩子们把执教的老师当作最好的合作伙伴,只有建立了这种亲密的的师生关系后,课堂氛围才会变得轻松而愉悦,老师尊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很好的把握住了低年级的孩子容易疲劳的特点,中间穿插的律动《声律启蒙》不仅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对子,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深学生课堂体验。
三、张帆老师整个课堂设计系统而有序,模块清楚明晰,一堂课下来,孩子始终跟着老师,学生都能座得住,整个教学设计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教学过程思路清晰,教学过渡语言的设计巧妙,充满童趣。课题的引出非常符合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富吸引力,每个环节的教学也是步步为营。四、张帆老师关注到了学生的不同差异,能够俯身下来耐心的指导学生读记生字,写字过程中观察与识记,练习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