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很希望被你需要。”

原创: 宁悦

微信公众号: 岁月劫持

我在陌生的感动里,寻找一个像你一样的人


“真的

很想被你需要。”

图片来源 | 网络


01


曾经我以为,只要表现地足够好,尽可能地做好每一件事,就能让爸妈不操心,他们就能欣慰,就会高兴。


拿到优异的成绩单,带着烫金字样的奖状,上面清晰地印着我的名字,我会迫不及待地在回家那天带回去,让爸妈看到我又被表彰了。


因为爸妈每次看到奖状的时候都会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然后急着粘在墙壁上,妈妈还会给我个拥抱。


嗯,我的确抱妈妈更多次,胜过爸爸。

或者,好像我的记忆里并没有和爸爸拥抱过。


所以,客厅的一面墙都贴着关于我的各种奖状,爸妈似乎将那贴满奖状的墙壁作为一种自豪感,为他们的女儿自豪。

其实,拿到奖状的我并没有那么开心,那种欣喜的程度爸妈表现地更为显著。


我只是觉得,奖状似乎这是一种很容易给爸妈带来幸福感和自豪感的媒介。


可能觉得那更应该出自于一种虚荣感,但我也愿意承受这个角度带给我的压力。


为什么说是压力呢?因为我需要名列前茅,需要孜孜不倦。有时候,这是作为一种叫做“负担”的存在。

但我背着这个包袱走了很久,也很远。

图片发自简书App


02


我并不埋怨这样负重的生活学习,因为我是乐意的。


很多人说我很懂事,从小到大,我尽可能地包揽家务,小学我还挑过水,就是让柔弱的肩膀逐渐变得有力的一个过程。


作为一个女孩地开始成长,从柔弱蜕变成强韧的模样。


我甚至为此摔过跤,在膝盖上留下丑陋的疤。但,好像回想起来,那都不算什么。


早早地学会做菜做饭,这里说得很通俗,因为毕竟“烹饪”是个听起来比较专业的词汇。


学会晚上一个人躺在床上睡觉也不害怕。

这么说,小时候比长大之后的胆子要大好几倍。


因为把家里打理好,妈妈能轻松很多,可以更早地入眠。


时常听见外人会在妈妈面前夸她有个乖女儿,不仅成绩好,也很懂事。她都不用过分操心。

说实话,我也会偷偷地骄傲一下,我被妈妈需要着,这是一种恍惚间变成大人的成就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03


但这种成就感在步入高中之后就渐渐地模糊不见。


从每天都能回家到一星期一次直至一个月或者几个月才一次。甚至,如今,变成了一年两次。


回家变成了一种不可多得的奢望,我有点后悔没有离家近一些。


每次回家,妈妈会把家里打理好,让我多休息会,多睡会。觉得我可能太累,因为读书也很辛苦。


但日子久了,我有点 失落,不是因为自己偷懒,而是意识到,我是不是不再被她需要了。会无端生出这种魔怔的想法。


其实这种感觉,爸妈也有。这种叫做“我是不是不再被你需要了?”的感觉。

因为我没有开口向爸妈要生活费,选择了自己赚;因为我没有经常主动性地打电话给爸妈,以至于他们经常抱怨:“你是不是都要忘了我们了,我们真的挺想你的。”


或者是在过了好些日子打电话给他们的时候,他们会像个缺爱的孩子一样说道:“原来你还记得我们啊!”


发生这样的情况时,多半是有点鼻酸的,但还得装作云淡风轻地回答他们:“当然还记得啊!只是我最近有点忙。”


可能在挂电话之后,会偷偷地掉几滴眼泪,谁都发觉不了的那种。又或者像堤坝决堤,控制不住情绪地大哭。


如你所见,我的确有点爱掉眼泪。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

图片发自简书App


04


在《请回答1988》这部剧中,正焕的母亲豹子女士有事要回娘家几天。正焕的父亲和哥哥以及他仿佛逃离了魔爪一般,撒欢地过起了三人无拘无束的生活。


因为厌烦豹子女士平日里的唠唠叨叨。


在豹子女士返回家之后,三人将脏乱的房间客厅打扫干净,还原成豹子女士在家的样子。三人认为她一定会很满意。


但,实际上,正焕的母亲有一种突如其来的失落感,因为家人在没有自己的日子里一样能够井井有条地过日子。


意识到自己失去了存在感。“我只是想被你们需要。但,原来你们不需要我也可以过得好。”


我真的很想被你们需要,就像妈妈操心了几十年却依然富有幸福感。因为她一直被我的家人所需要,被我需要。


在我走后,妈妈自己一个人的日子里会觉得自己总是少了些事情没有做。


因为没有平日里那些对我们唠叨、训斥、教导。心里有点空落落的。


但,只要我和弟弟回家了,可能会有心无心地做出一些幼稚的行为,偶尔也和妈妈顶几句嘴,陷入一种原来我也被你们在乎的日常里。


原来那些唠叨、嘱托、教导、训斥也可以那么动听,至少证明你真的被我们需要着。


真的被我们需要着。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