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见 | 原则即是算法,算法驱动人生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原则,这是 Dalio 反复强调的一点。拥有了原则,意味着你就有了一套人生成长算法。

什么是算法 Algorithm

Algorithm 其本义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本身是一系列解题的步骤。算法有五大特征:输入(Input)、输出(Output)、明确性(Definiteness)、有限性(Finiteness)、可行性(Effectiveness)。算法并不是单指某一次运算,而是运算时反复采用的方法。通俗说就是严格的套路

对应原则,这五大特征亦是同样适用的。

原则是应对自然或生活规律的种种方式。发现原则,即是发现规律,进而演变成算法。自然中包含了太多的规律,拥有了大量的算法。

《未来简史》中提出,生物就是算法,生命就是进行算法处理。人是由众多分割的部分组成,由许多不同算法组成。在图灵机的世界里,人脑就是一台图灵机,任何智能行为都是算法可描述的。

人的“自我”由基因和环境压力塑造,也就是说自我意识是源于生物算法的。因此就存在外部算法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可能。

现实是一个复杂系统,充满了随机和偶然。生活是众多不确定性的集合,不可简化的混沌状态是生活的本质。在不确定性前,不同人做出的不同反应,成就了不同的人生。

用算法来思考人生,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最快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当下问题。算法越好,处理问题就越高效,你所拥有的可能性就越大。

拥有自己的人生算法,不停迭代,最重要的是能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和取得良好结果的概率。毕竟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控制可以控制的,对未来的预测可信度也比能力圈外高,通过自我强化的学习,更能形成有效正反馈。

Dalio 表示他的原则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要有适用于自己的原则。除此之外,还很有必要挖掘、建立核心原则或核心算法

而核心算法的重点在于“高杠杆思维”,要深入了解时间和价值创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可以运行在任何物理环境之上。

建立自身的原则,而非情感主导的“直觉算法”,可以减少情绪和主观因素的影响,缩小假设和现实的鸿沟,更好的认识自己和认识现实,最终理性和感性能协调统一。

基于原则,使用外部算法,减轻了无意识的“直觉算法”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升人类的决策算法。在不断地训练中,改善决策,提高效率,还可以不断优化,在更多的场景中获得更多优势。

我们建立的原则,单就每一条而言只能对应一些事情。每一条原则映射的算法组成的系统,能产生 1+1 > 3 的效果,能处理很多复杂的情况,产生庞大的涌现现象。

人生算法的建立,可以通过洞察过去做的事情,尤其是反思痛苦,分析获得;也可以通过学习别人现成的经验。这个过程完全可以使用“probably approximately correct”(可能大致正确)的策略进行。但只有通过不断地试错、测试、复盘、诊断、总结,在实践中逐步去完善、修正、升级,才能真正将外在算法内化。

面对相同的问题,不同算法之间的差异,就是思想的差异,也是价值观的差异。有的人可以从一次经历中获得比别人多得多的价值。这些差异的差距经过时间推移是指数级的。

面对差异,要弄清楚的是背后的原理,而不是仅仅看着造成的结果。越清晰,越能形成共识。

算法会逐渐发展,在错误中不断演化。而我们也会不停地成长。

在原则算法的指导下,提高了我们队现实数据的处理能力,从而构成我们今后行动的基础。这会让我自然联想到 Munger 的清单系统、思维模型,Musk 推崇的“第一性”,它们皆为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根本依据,这种依据即是原则也是算法。

“if this, then that.”

不管是原则也好,算法也好,思维框架也好,都是需要经过真正的思考才能获得的。可是,大多数人,为了逃避思考,可以做任何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家都知道,两点成一线。这一线,有直线,也有曲线。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直线最短,还是曲线最短呢?从量度的角度来说,...
    左手梦圆阅读 3,150评论 0 0
  • 都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然而我却并不这样想,我觉得母爱是粗暴的,父爱是温柔的! 前几天广东这边天气忽冷忽热,被我妈...
    琉璃月玻璃心_8beb阅读 4,086评论 0 0
  • 今天上午,奶奶在家里做煎包给客人们吃。 首先把之前揉好的面团撕成条状,再撕成小面团。然后把小面团压扁,...
    国洁馨阅读 2,54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