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自”的来历,你们可能搞错了!

所谓“三自”,就是“自治、自养、自传”。通常以为是解放后领导层的意志。其实,早在两百年前,就已经有了“三自”的说法。


“三自”教会概念最早由范亨利( Henry ven 1796-1873,英国圣公会)和安鲁弗斯( Rufus Anderson,1796-1880,美国公理会)提出。安鲁弗斯倡导“本土教会”,鼓励在传教地实行“三自”,范亨利把它发展成一个差会教会变成本土教会的标准,并为当时传教运动所接受。


美国长老会驻宁波传教士巴特勒( John Butler)于1877年召开的在华传教大会上就提议把“三自”作为共同的目标:“一个本土教会,自治、自立,并拥有自己的牧师,是我们能让基督教扎根中国的最好证明。”


美部会在厦门的传教士保灵( Stephen Livingstone Baldwin)同样认为,“本地教会应该尽可能早的实现自养,这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来促成的”,“因为只有自养的基督教才能向异教徒展现本土的基督教,由外国资金资助的教会永远都会受到质疑”。


在华传教土所预想的“三自”教会,其本意是要把本地教会的西方模式转移到中国传教地,要求中国信徒的经济支持,中国人的管理和中国牧师的领导;传教士的“三自”模式并不鼓励中国独立神学的发展,礼仪的革新,或组织的改革,也不鼓励基督教信仰与中国文化的融汇。

同中国传教士所倡导的“三自”思想有所不同,在日本的西籍传教士不仅提出了建立本土教会的思想,而且还反对宗派主义,主张创建立足日本的本色教会。

这个以后再啰嗦。

总之,三自,是欧美传教士的策略术语,被我们误解了很多年。

话说回来,我们做得好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月份开始,设定了一个家庭规则,九点开始无手机,无电视,可以看书,聊天,洗漱,睡觉。如有违规,罚款十元。一家三口讨...
    JC贾阅读 1,846评论 1 1
  • 【读经】 撒下4-5章 【金句】 非利士人将偶像撇在那里,大卫和跟随他的人拿去了。 (撒母耳记下 5:21 和合本...
    chanor阅读 4,168评论 0 0
  • (依韵唱与以琳) 顾西风,望西风,谁道西风吹雾浓。 情到深处浓。 一回空,万回空,阵阵相思皆作风, 吹恼故人胸。 ...
    我是小奶花阅读 2,682评论 5 2
  • 第一集 流浪猫事件 第二集 漫天飞舞的…… 第三集 处女膜消失之谜 第四集 密室逃脱 第五集 迫害妄想症 第六集 ...
    羽信阅读 1,86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