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词叫钝感力。
所谓钝感力,就是不那么敏感、易感,好像就是没感觉,就是我们不会被别人的话语或行为所轻易触动。
比如,你是一个40岁、自认为很年轻的美女,当你走在街上,有陌生人称呼你,不管他们叫你姑娘、姐姐、阿姨、大妈、或者奶奶,你都没感觉。你不会因为有人叫你奶奶而愤怒,或者悲伤难过。
也就是说,你没有把它当作问题,你认为这很好、很正常、那个人挺友好的。他们的表现不会引起你内心的波澜,或者说一些激烈的情绪。
这就是钝感力,就像没感觉,平滑、平顺地在生活着。达到这种状态,说明我们的接纳度越来越广,我们的生活也会很开心、很放松。
我记得我40岁时,和30岁的闺蜜在街上走,有人就问,你们是不是母女。当时,我很崩溃,很难过,马上就说:我有那么老吗?我好难过。别人只要一提到这个问题,我就会有激烈的情绪反应。
如果我们害怕什么,在那个方面一定会防御、紧绷着。因为不想经历那种感觉,后来再跟小闺蜜上街,为了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见人后我就提前跟他们说:我可不是她妈啊!
就好像自己先在自己面前树起一道防御墙,把自己保护起来,以免自己受不了别人的话而受伤。害怕的那个地方、脆弱的那个地方,一定会极力地去防御和保护。这种防御和保护就会让我们很紧绷、很紧缩地在过日子、生活。
唯有我们真的能够把这个地方弥合、弥缝起来,我们才会没感觉,不计较。
别人怎么看我,那是他的审美,那是他的经验,其实跟我没有关系。你叫我奶奶也好,叫我小姑娘也好,不管别人叫我什么,其实那是他的事情,真的跟我们无关。
我们不会因为别人叫我们一句奶奶,我们真的就变老了,成为一个老太太了。也不会因为别人说我像个大学生、看上去像二十八岁,然后一下子就变年轻了。
如果我们还在受着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行为、一个眼神的影响,我们仍然受着外界的控制和束缚,内心没有自由和主动性。
成长,就是变得对外界所谓的伤害,用钝感力来说的话,就是不敏感。
不敏感、钝感,并不是麻痹。麻痹是隔离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强行假装问题不存在,逃避、转移或压抑掉那些负面情结与感受。而这些,对于提升我们的钝感力是没有真正帮助的。
所有不舒服的情结感受,其实都是信号,告诉我们要提升的地方,它们其实都是礼物,有待我们去拆阅它,并藉此提升。提升了,才能不敏感,才能钝感。
这里的钝感力,指的是对于一些容易引起我们负面情绪感受的事情钝感。但对于美好的东西,比如感恩的事情、快乐的事情,我们又要开发易感力。我们不能对所有一切都钝感。
说到这里,看似矛盾。一个人,如果他感觉快乐、感恩的程度很细微、很强烈的话,那么,说实话,他感觉痛苦的程度也会很细微、很强烈。试想,一个人,他能轻易感受到一片树叶飘落的美,一只虫子的美,当痛苦忧伤来临的时候,他怎么会感觉不到呢?那好像很不现实。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感觉幸福快乐的程度有多强,他感受烦恼痛苦的程度也有多强,两者是同比例的。感知程度是他的能级,而快乐或痛苦,则是他感知的内容。内容可以变化、增减,但能级却相对稳定,它的提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会放下,学会转头即过。
放下、转头即过就是:这一分钟,我因为这片树叶儿快乐,这是真实的,这很好,但我放下它,继续往前走,不执着于要一直盯着这个树叶。有痛苦,它也是真实的,但是,我也放下它,往前走,不执着于抓住它不放。
人常常有个习惯,就是执着。就像走路时你无意中在地上捡了钱,你很开心,然后,就会一直想要这种捡钱的快乐;然后,你走路时就会一直低着头,希望再捡到钱,而失去了沿途放松的心情,与欣赏美景。
这是人的一种习性。当我们得到一种好感觉时,便想让那好感觉持续延续、抓着不放。然后我们就一直把关注点放到那个地方,寻找类似的快乐,从而错失了其他风景。
同样,对于负面感受来说也是一样。当我们沉浸在痛苦中时,我们很容易一直沉下去、不出来、出不来。
所以,我觉得,其实不管是感受痛苦也好,感受喜悦也好,都不是问题。问题是,能不能很快地出来,放下,学会转头即过。
不断通过痛苦看到心理薄弱之处,把它弥补、完善、整合、提升起来,这个地方就不会再成为心理低势,这个地方也就变得钝感了。
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升感知力的过程。感知力稳步提升,同时,查漏补缺般地弥缝弱势,那么感知的内容中,负面事件与感觉就会越来越少,幸福快乐平和喜悦安宁的事件与感觉就会越来越多。这是内容的变化。
愿每个人,对痛苦烦恼的钝感力越来越高,对幸福快乐的易感力越来越强。愿一朵花儿,一片树叶,一溪流水,一缕清风,一片白云,婴儿的一丝微笑,爱人的一个眼神,一餐简单的饭菜,一句温暖的话语,都会让你感到像拥有全世界般的快乐、幸福、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