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本读完了,有些地方一带而过了。这本书内容其实还挺丰富,涉及先秦时期的教育,家庭伦理,祭祀礼义,人才选拔,政治制度,音乐艺术等内容。包罗万象,思想鲜明。从书中让我感受的了先人的智慧,精英阶层的政治管理能力,同时也有一些不同的感受。
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看,它带给我如下几点感觉。
一、过度重礼,走向极端。有人会说这本书名曰《礼记》,必然都是讲“礼”的。没错,但是这个“礼”涵盖面太广了,它讲规定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老病死,吃喝拉撒,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是一个看人的眼神的停留都有礼的约束。(一章内容就讲到,如果目光像张爱玲那张经典照片一样看人,就是傲慢)有这么多的礼需要人们去注意,那这个人在生活中还能有什么自由可言。
见到父母,老师,当官的,都要毕恭毕敬,严格按照礼义行事,那人和人的交往就没有真心了。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谁能做到为了父母开心休掉心爱的姑娘?但是礼却是这样规定的,所以只能违心讨好。我觉得,有些礼义真是埋下了祸根。但是圣人孔子真是让人佩服,他说制定礼义要让君子能做到,达不到的人踮起脚尖能够到,不能太过了。但是很可惜,到后来的统治者才不会听,他们把礼制定的越来越严格,越抬越高,别说普通人,就是真正的君子也不可能够着。
所以导致了什么呢,出现了很多讲孝廉,讲衷义的感动的让人落泪的故事。易牙烹子给齐桓公尝鲜、汉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荒唐。人们往往为了某种目的把礼走向极端,或者因为做不到而弄虚作假。时至今日,仍然盛行。响亮的口号下掩藏着令人可笑的荒唐。现在人多爱唱高调,爱做假。
二、重视整体,忽视人的个性。书中整体的思想着眼点都在家庭,社会,国家。虽然有对个体教育的讲述,但目的在于建立统治秩序。在那个等级分明的时代,普通底层人民基本是被忽视的。而那些处在金字塔上层的人,他们也很难发展个性。
因为所有教育都是让人知尊卑长幼有序,是让人们好好学习去做官。一切的教育和礼义都是为了让人们温顺有礼,不要对统治秩序造成威胁。所以,从古至今,读书人的目的就是做官,直至今日,北大清华的都挤去街道办事处争取一个职务,青年严重缺乏创造精神和挑战精神。精英都去当官了,那我们的社会还有什么活力和生机。
所以,礼是一把双刃剑。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们既要读古,还要读今,古今中外都读,这样才能有更深的认识,更明白我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