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在百度遇见了生命中最好的人

TO:北京的朋友们


你们还好吗?昨天夜里,北京迎来了今冬第一阵初雪。

轰隆驶过的地铁车窗旁,轨道两侧覆着薄薄的轻纱,世界被一双银白色的双手抚过,清冽而晶莹。从西二旗坐通勤车前往科技园的途中,路面上是整洁而透明的素白,我望着窗外秋冬之际暧昧的光景,恍然发觉自己来北京已经快半年了。

从七月初到现在,从盛夏的黛蓝到秋天的杏黄,到如今冬季的霜雪。

短时间内体验到季节流转、时间迁移,人的心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忙碌之中偷得一点闲暇,回望这一路走来的坦荡与得失,看着镜子前加深的眼袋,暗自神伤,一瞬间居然觉得自己变老了。

我在北京没什么朋友。上一段实习结束的太匆匆,想找个能分享和吐槽的人都没有,大家都活得过于谨慎。

焦虑与迷茫之际来到小度,不知道未来要干什么的我决定体验一下互联网的节奏,如今三个月的时间已过,离别前夕才意识到,在这里遇见的人是我和北京最紧密的连接,也是我在日后回想起来能够想到唯一的、仅有的慰藉,感性温柔袭来,因此写下此信,不为别的,只是想和大家好好说再见。


老实说,我和大家之间彼此都不算特别熟,还没到深交的地步,谈吐和交往间隔着一层膜,维系着人际关系初期的新鲜感,但也因此多了一份安全感。可能大家都是i人居多,不然也不会选择和文字打交道,又或是每个人内心里都潜藏着一个i人属性。

但我敢肯定天德一定是个e人,来小度的第一天就拉着我逛园区,带我了解这里的楼层构造,食堂的菜系分布,饭后在篮球场打篮球,之后的一个月又跟着他体验了各种科技园隐藏的功能,周会开完后在便利店买一次性浴巾,偷偷摸摸跑去B2洗浴间洗澡;在台球厅,连杆子都握不标准的我居然还能赢他一局;在奈雪,喝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金桂知秋”……对这里的初印象,是他带我一步步建立起来的。熟了之后,面对他的邀约我会不自觉的回避与拒绝,有时候真的不是因为忙,而是更多的时间,只是想一个人。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跑步、一个人散心……我不习惯喧闹,在和孤独一寸一寸的交涉中,逐渐摸清生活的底细。面对太多的主动和热情,我会有点不自在,典型的回避型依恋人格。

生活里,我也不是一个喜欢表达的人,迫不得已绝对不会开口,一个人捣鼓自己的小世界,仅有的爱好便是看书写字,一个人坐公交车去很远的地方,喜欢看蝴蝶怎么抬起翅膀,闻公园里每一棵树的味道,又或是在天幕低垂时,独自跑到湖边看月亮,活像个上世纪的人。

抬眼云雾星河,低眉华灯初上,日出日落,细雨流苏,远离互联网,这个世界的起起伏伏都与我无关。


转眼便到大四,社会时钟如潮水般推着我向前走,尽管想在自我构建的乌托邦中待得久一点,极力抵触已经要长大了的事实,但日子像一把尖锐锋利的匕首架在我面前,逼着我承认。既不想囿于象牙塔的无趣,也不愿意活在大多数人眼里的最优解中,于是我选择出校实习,想活出像北野武那样的“滚烫的人生”,我承认我还是过于理想主义了。

书里写得浪漫,现实却一地鸡毛。

期望与生活巨大的落差让我不知所措。工作的重压、秋招的逼近、学校的琐事,还有感情世界里的纠葛,当社会角色发生转变,我显然没有调整好视角,以至于每一天都活得焦躁麻木,亦步亦趋,疑似失去所有的力气和手段,失去了此前难得拥有的松弛和自信。崩溃的时候,一个人躲到出租屋的楼道间哭,纸巾都擦完了依然止不住汹涌的情绪,泪水和鼻涕糊的满脸都是,我在那个时候特别想家。

夜晚很安静,打开生锈又积灰的玻璃窗,能听见蝉鸣。

月色寂寥,我望着远处越来越淡的风景,内心渐趋温和。不是绝望,不是悲愤,不是感伤,而是接受,慢慢接受身边发生的一切,也与正在经历着痛苦,可又无力改变的自己和解。

没事了,不是怎么了,而是没事了,现在没事了。

睁眼又是新的一天,太多的委屈和不甘咽在肚中独自消化,成为心头上的一道茧。乘13号线来到西二旗,不同的互联网大巴将大厂打工人送去目的地,像传送带上的零件,人们源源不断的输送着能量,每个人的剩余价值片甲不留,一天的时间好像变快了。

傍晚夜跑时,每天都会经过传说中“互联网的十字路口”,有时候我也会恍惚半分,想起《死亡诗社》里的那一句诗,“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最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站在马路对面,明明绿灯转眼变成红灯。


写了这么多,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表达什么,罢了,有些话写出来就满足了,我的敏感找到了出口。

特别是实习生朋友们,应该能懂。

我记得我们之间有过一次深入探讨,大家都和我一样,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小心翼翼,走不出生活的半径,于是只能原地踏步停留。说句心里话,你们的学历和实习经历都比我好,还有什么可焦虑的?(都太优秀了),不过还是会在偶然的瞬间里,体会到大家的紧迫与压力。

起身回头时,经常能瞥见梦璇在修改简历,有时是在看论文,晚饭时间一个人看视频教学,对每一件事情都一丝不苟;颖慧和我一样,工作之余还有不计其数的测评和面试,大脑从来不能有半刻放松;雨浠才大三,虽然学校的事情无法分心,但是能够明显感觉到你对工作的付出和专业,而且你打游戏还这么厉害,这太开门了;组里新来的璟千,时刻保持着好奇和专注,交接工作时你在文档上敲下的每一个字都无比认真,性格也很开朗。每个人都活在一个奔赴的状态中,真的很好,有时想想,得到了反而没有那么快乐,人总是在接近幸福的时候最幸福。

身边的人总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自己,我谈不上天资聪慧,更多的是靠后天的努力弥补,多看看别人的经历,或许我们会面临同样的苦恼。一句话祝愿大家,没有风时,奔跑起来就会有风。

当然了,还有兰姐和雪静姐,都是特别善良和乐观的人,对我说话总是会娓娓道来,即使犯了错误也不苛责,还能经常被投喂吃到好吃的小零食和奶茶。虽然接触不多,但是依然能被你们的真诚和温暖所感动。

后来我才知道,雪静姐经常请我们吃的柿子是“事事如意”的意思,兰姐下班前递来的瑞士卷,既是被爱里的一份底气,也是一种独立坚强的象征。

拥有大女主心态,一路开挂,在被人爱之前,首先我得是我。


今天是我在小度的最后一天了,也是在北京的最后一天。

以后大概率不会选择留在北京,相比于北京的大气和包容,我还是更喜欢南方的细腻和明媚,主要还不是因为北京太冷太干了!南北差异真的很让人头疼,生活中要面临诸多的不适应,颖慧或许和我能感同身受吧。

这里还想跟你多说一句,当时你跟我说的那句“放弃保研的人都是很有想法的人”真的有鼓励到我,让我觉得我只是在遵循内心的指引,并非是真的错了。你还重复说了两次,感谢!

性格使然,我对太多的人和事都过于慢热,以至于在AI发展迅速的当下,成了被落在身后的那一拨人。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需要一遍一遍的犯错,不断的去撞南墙,直到头破血流了才能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无怨无悔,就是自由。

记得有一天,我在k4的楼顶跑道上踱步,远处的百望山轮廓分明,赭石色的巨岩和青绿的松林清晰可见,空气能见度很高,温度舒爽。

不多一会,秋波蓝的天氤氲着藤黄和淡白,溢满整个苍穹,向右眺望,半边是晚山黛,半边是余霞绯,像是沉入水面的色彩悠然铺展,在交汇之处缠绵交融,复被夕阳的金光勾勒出辉煌的剪影,真的太美了。

就这么走着,走着,仿佛就能理解生命里的很多事情。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来人往,语言却佝偻着,思虑良多,只是因为舍不得。北京对我来说,像是一场巨大又易碎的梦,无论真实或虚拟,都在我的回忆里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下次再见时,大家都已经变成更好的人了吧。

十二月是很好的月份,提前祝大家冬至欢愉,Merry christmas,元旦快乐!

就此告别,伏惟珍重。

亲爱的朋友们,一切悉听尊便,但无论如何,请切记:人生苦短。


From 会写公众号长文的皓文

写于2024.11.27

修改于2024.12.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