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千上故事

周末带宝宝出去玩。一路上玩的很开心,在准备回家的时候,孩子发现了秋千,就特别的想去玩一玩。当时2个秋千上都有妈妈陪孩子在玩,于是我们在一旁等着。一会儿功夫其中一个小男孩起身离开不玩了,正当我准备过去的时候,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子快步赶在了我的前面坐上了秋千。于是,我只能再等等了。

秋千上的两个男孩子大概是亲兄弟。刚才发生的所有一切,正在陪着3岁的弟弟一起荡秋千的妈妈都看到了。哥哥不停的央求妈妈也推他一把的同时,妈妈也不停的在教育他,大概是些你已经年龄大了,不适合玩秋千了,和让给小妹妹玩之类的。我很欣赏这位妈妈,没有因为自己的孩子不遵守秩序而感到丢面子的呵斥孩子,先是满足了孩子此刻要玩秋千的心情,随后再对孩子进行了言语引导。自然,这个五六岁的大孩子很快就把秋千让给了我们。只是,这一次,我依然没有抢到。

在这位大孩子离开的一瞬间,又一个大概八九岁的孩子又跑着过来坐到了秋千上,我随后赶到,那个男孩子的妈妈也随后赶到。那个秋千对于八九岁的孩子,真的是太小了,所以,他坐上去,腿一直拖在地上,一直也没有荡起来。于是,他的妈妈开始教给他如何荡秋千,偶然间看到的这个荡秋千的男孩子,一脸的不自信。此时,我的不到2岁的孩子已经等不及了,就是要坐悠悠,我知道,她不是任性,不是无理取闹,她此刻就是想到秋千上悠悠。而我,竟然没有理由不满足他。我一直在排队,没有坐上竟然是因为作为妈妈的我,没有抢过孩子。

于是,我抱着她站在了秋千旁边,并告诉孩子,哥哥玩完了我们就坐,企图安抚他,同时也暗示那对母子。有意思的是,大概这位母亲感觉到我在给他们施加压力,她的嗓门更高了,告诉自己的孩子,你荡你的就行。这时,旁边的那位妈妈说“这个秋千太小了,对于他已经不适合了……”然后这位妈妈开始反驳,大概,她就是想争个上峰吧。

我的小孩子实在等不了了,而我试图和她商量去坐木马放弃坐悠悠,她还是不同意。于是,我只能想办法了,我告诉她,你来和哥哥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让你先坐,因为你还小,这个秋千并不适合你,但是我们要尝试一下,所以时间也会很短。于是,我蹲下,抱着她去与怎么也荡不起来秋千的哥哥商量,我还想告诉他,虽然你抢到了秋千,可是,是我先排队的。还没等我把话说完,这个男孩子起身就走了。看吧,小孩子本身都是没问题的。反倒是他的妈妈,在喊他,你往哪跑,在这等着就行,然后开始对我说,孩子太小不适合之类的。我自然不会理他,我只是想满足我的孩子想做悠悠的渴望,同时也在给她做一个榜样,妈妈没有因为没有抢的过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孩子就错过了本应属于我们的快乐体验。

大概这么大的宝宝都是有洁癖的。在路上看到黑乎乎的东西就会大喊“粑粑……”然后试图用手去抓,次数多了以后我就告诉她,既然是粑粑,你就躲开他,又何必非要去拿一拿呢。这位八九岁男孩子的妈妈对于我大概就如同孩子在路上碰到的粑粑,我又何必去理会“拿起它呢”

反倒是那位3岁孩子的妈妈,我很喜欢她养育方式。能身体力行,关注孩子而不是自己的面子,不刻意争,还敢于说。最后一点我是做不到的。

因为孩子坐悠悠的愿望,我们第二天又在同一个小区的游乐场遇到了。那时,天已经开始黑了,我们坐了悠悠,玩了一会回来又路过游乐场的时候刚好碰到他们。原来,那个3岁的男孩还有一个双胞胎兄弟,他们是幼儿园放学过来玩的。那个爱坐秋千的依然坐在秋千上,另外一个在滑梯上。这位妈妈,推完秋千上的孩子就抓紧去和滑梯上的孩子一起做游戏,妈妈扮演老虎,追着他跑来跑去,坐在秋千上的孩子也被逗得哈哈大笑,那场面真的很温暖,我的孩子也时不时的被都笑了。

初冬的傍晚,天黑的很快。一会儿的功夫就要几乎看不清路了。妈妈提议黑天了,回家吧。两个孩子都还要再玩一会,于是妈妈说,好,那就再玩一会儿。于是他们的游戏又开始了。看到这样的一幕,我很感动。

中国台湾著名教育学家洪兰女士曾在一次演讲中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大意是一位在非常恶劣环境里取得非凡成就的人士讲她如何度过这些难关,是因为童年里的美好回忆的温暖与鼓励。我想,这两位双胞胎兄弟成年以后,不管遇到什么的困境,回想起儿时这个放学后温馨的画面,大概都可以轻松面对了吧!也希望自己能给自己的孩子给予更多的这样的力量。

一起去荡秋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