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舌尖上的门槛——走出考试中“记得,却答不出”的困惑
春节刚过,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同学聚会时,见到过去的老同学,你可以想起关于他的一些事情,比如他就坐在你的后排,外号叫“大个子”,喜欢打篮球等等,他可是你高中三年朝夕相处的同学,却一时怎么也想不起对方的名字,很是尴尬。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你和朋友正坐着谈论最新发行的电影,这时,其中一个朋友问起最近一部电影里一个主角的名字。令你感到郁闷的是,你记得那个演员长得什么样,你去年还看过她演的一部电影,甚至你还记得她的名字有三个音节,并且以A开头的,然而你就是想不起她的名字。你就郁闷了:明明在嘴边却为什么想不起来呢?
对于同学们来说,如果好久没看电影了,已经无法再真切的体会这种感觉了,我相信接下来的这种感觉,是他们经常体会的。对,就是考试的感觉!大家熟悉吧!
同学们在考试中,有没有过这样一种感觉:拿历史考试中“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来说吧,明明知道积极作用有三条,消极作用三条,但是在答消极作用的第二条时,好像明明就在脑际盘旋,就是怎么也想不起来。相信这位同学肯定记过这道题了,甚至可以定位到课本的某一页的某个位置,不然不可能知道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一共有六条,唯独消极作用的第二条想不起来。这时,你可以叙述很多关于这个题目的信息,但是,就是想不起这六点中的某一点的具体内容,而且是越急着要把它回忆出来,越是回忆不出,憋得人很难受,然而刚走出考场就一下子什么都想起来了,“对,就是它!考试的时候怎么就想不起来呢?”。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情形,一些很熟悉的事情,就是一时想不起来,有一种话到口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心理学中称为“舌尖效应”。邓丽君在一首歌里唱到:“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这便是所谓的舌尖效应。如果你正试图准确的记起某件事情,“舌尖效应”的出现肯定会让你感到又气又急。不过,如果你对“舌尖效应”感兴趣的话,或许还会感到挺好奇的,想对它的工作原理以及应对方法一探究竟。
讲到这里有的人应该会在思考:舌尖效应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明明记过了,答题的时候还是不能得分呢?这里我总结了五个原因:
1、记忆不牢固:记忆的程度还达不到可以回答出题目的程度。心理学研究表明,机械的读上十遍不如连读加写并且综合一定的思考背上一遍来得记忆效果好。有些同学感觉记住了,甚至嘴上能磕磕绊绊的背诵出来了,但是,考试时真要动笔写时却不知所措了,可谓“提笔忘字”!
2、干扰物的存在:第一:在回忆的过程中,因为想着赶紧答题,这次考试可以考多少分呢,写着上一题看着下一题等等,导致无法将题目回答出来;第二:模棱两可的感觉,选A呢还是选B,(同学们通常的做法是什么呢?写个小纸条抓阄吧!扔橡皮!)到底是回答这一条呢还是那一条呢;第三:张冠李戴,跟其它题目混淆了。本来是回答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的,结果答成了措施。可惜啊!到手的分数就这样飞了!
3、情绪紧张:因为情绪紧张导致脑子一片空白的同学不在少数!于是有些认真的同学就采取措施了:写在桌子上“我叫不紧张”。效果如何呢?结果更紧张了!
4、动机强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效果之间并不是呈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形曲线关系。也就是说,过低和过高的动机水平均不利于活动的效果,而只有当动机保持在中等水平时,才会刺激个体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我一定要考到第一名,一定要考第一名,不考第一名的话,我无脸见江东父老······还有一种情况是考不好日子照样过,太阳照常从东方升起,每日三餐照样可以吃饱。这两种一种是动机强度过高,一种是过低。凡事都要适度,中等强度是最好的,这跟我们孔老夫子讲的“中庸原则”精髓是相通的,这说明中西文化是融会贯通的。
5、大脑控制机制
研究表明,大脑在接受外界刺激的时候,会有兴奋和抑制两种状态。大脑各区分工明确,当管理回答问题的脑区处于紧张状态时,大脑就出现了抑制现象,压抑了事先想要说的话。精力过于集中会导致大脑中的相关区域处于抑制状态,导致记忆短路。例如: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有的采访对象面对镜头或话筒,会因为紧张而忘记准备好的谈话内容。有电视记者到一个有几千员工的大厂去采访,厂长是一位叱咤风云式的人物,也很愿意配合采访。可是当他站到镜头前时,却因紧张而变得语无伦次,早已想好的话也说不出来了,很是难堪。这时记者急中生智,让摄像师暂时关闭镜头,微笑着对他说:“没有关系,再准备一下。”过了一会,厂长精神放松了许多,再次站在镜头前时言谈自然,对答如流,记者的采访得以顺利完成。
舌尖效应在电视直播类的访谈类节目中也比较常见,像央视的《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谈话类栏目,《开心词典》、《幸运52》等益智类栏目,参与节目的嘉宾或参赛选手有时会因为情绪紧张,或者因突然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而出现舌尖效应,一时想不起来要说的内容。这时候节目有经验的主持人会根据情况对其进行善意的提示,或者以幽默轻松的话题转移其注意力,缓和现场气氛,帮助他们找回记忆线索。
研究调查表明,舌尖效应平均大约一周发生一次,年龄稍大一点,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那么,记忆中的“舌尖效应”能克服吗?——当然可以。有些研究者就把目光集中在哪些因素影响人成功回忆事情上,并提出来一些非常好的克服舌尖效应的技巧。
克服舌尖效应的核心方法——增强记忆
在认知心理学中,将人的记忆比作电脑,分为储存、加工和提取三个阶段,刚才的舌尖效应处于提取阶段,克服舌尖效应的核心技术就是防微杜渐,增强记忆。
图尔文曾提出“编码特定性原则”,该原则认为,提取记忆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要记起的东西和你第一次遇到它的情景的记忆重叠,以及可利用的线索和提示。利用大脑中的背景知识来提高回忆的可能性。
1、积极思考,建立牢固的条反射,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大家了解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吗?
首先巴甫洛夫先把狗狗饿上三天,然后每次喂狗的时候会在旁边幌铃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会发生什么状况呢?对,当铃铛声响起时,狗就会分泌唾液。这就是经典条件反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原理来建立牢固的记忆,让自己拥有惊人的记忆力!
举例说明:有个人很不幸,爷爷去世了,他的心情会怎样?很悲伤!很悲伤!那天有很多人去安慰他,每个见到他的人都会拍着他的肩膀说“节哀顺变”,那天总共有100个人去慰问他,那么他就建立了拍打他肩膀就会很悲伤的条件反射,十年之后,这个人过生日了,有位朋友突然拍着他的肩膀说生日快乐,同学们说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悲伤的对不对?建立条件发射就是一个重复的过程,记忆知识也是一个重复的过程,与遗忘做斗争的过程,只有不断积极的重复,才能顺利回忆出来,才能在紧张的答题环境中克服熟悉的忘记,对不对?
如果在学习中,在记忆一个题目时重复40遍,在考试中就会潇洒的挥墨答题了!
2、充分利用启动效应,创建有意义的线索提示。
心理学中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启动效应”,是指感受或回想某一个概念,会使之相关的概念更容易被记起来。例如,在一个试验中,向人们提到“用餐”,他们首先反应的会是勺子和蔬菜这样的词,而不是飞机或者纸之类的词。因为这种情况下,与食物和吃饭有关的词会有更大的可能,也更容易被联系起来。在向同学们提到考试时,同学们首先反应到的会是什么呢?成绩、试卷、分数······所以,同学们在记忆的时候,就尝试着建立题目与答案之间的牢固联系,看到这个题目就会很快的反应出与之对应的答案。
3、集中注意力,找寻一切可以利用的线索。
当人们遇到舌尖效应时,通常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些能记起的相关信息上,希望通过集中精力的方式能让那些难以记起的东西突然从脑海中冒出来。再者,就是试着尽可能多地想关于那个话题的信息,即使与话题的关联不是很紧密也不要紧。
就前面所讲的历史题目来讲,我或许会尝试回想在哪一个学期学习的,它属于哪一本书的哪一个章节,在书本的左上角还是右下角,老师在讲课时是怎么叙述的,我在学习这一个知识点时是怎么理解的,在哪本习题集上曾经遇到过,也可以想一下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根据每一条措施推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等,寻找一切与之有关的线索。我们大家看电视剧都知道,失忆的人在找回记忆时,都会旧地重游,触发当时的情景记忆,这也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线索来找回暂时“丢失的记忆”。考试时,我们可以尝试重回学习这个知识点时的“课堂氛围”。
4、合理安排,学会放弃
在考试中,遇到答不出来的题目,不要紧张,可以暂时把这个题目放在一边,先做其他的题,过一会儿再回过头来思考这个问题,也许就会想出答案。请相信自己可以答出来,只不过一时间要提取的东西太多了,脑子有点乱,捋一捋就好了。就像很多人一起出门,都堆在门口,能出去吗?假如大家排好队,有秩序的出门?遇到答不出的题目时,先暂停一下,让脑子里的知识排排队吧!
舌尖效应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它之所以令人感兴趣,关键在于它反映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那就是我们明知道自己掌握了某些知识,但就是不能准确地回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