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妮子书

一直自诩为一个“写字者”,不敢以“写作者”自居,至于妄称“作家”,那更是万万不敢的。为何?想来,大概是因为自己闲来只是喜欢写写文字罢了。

如果用感性和理性来区分的话,我想,我是偏向感性的,无关他物。

因为我总是在追寻着,寻找那些只言片语的感动,那些点滴片刻的温暖,那些不经意间流露的温柔。于是,经历过的一些事,遇过的一些人,便成为了笔下的文章或故事的一部分。

平时,总是想写些看似成熟可能也会显得幼稚的感叹,那些关于风花雪月的惆怅,关于春夏秋冬的愁绪,关于聚散离合的伤感……所以字行里间,流露出的往往是一种离愁别绪,或忧伤蔓延。

也总想用轻盈的文字来抒写,但很多时候,却不知要抒发出怎样的心情,写出来的文字,稍显沉重。有些时候,不愿深谈,便草草了事。这种极度不负责的态度,是万万不能自称是在“写作”的。

当然,也曾试图用轻盈的文字来细语,娓娓的道出心底那无言的心声。用温柔细腻的文笔,来挽留,刻画下那些在懵懂中消逝的青春,那些来不及品味与体会的满带理想与冲动的岁月。

可是,行文不讲究布局,写字不讲究章法,很多时候,倒是显得肆无忌惮,肆意妄为了。但作为一个业余的文字爱好者,不为名利,能够由着自己心意来写,随性而为,我想,这已足矣。毕竟不是专业的写作者,也从未视之为谋生的手艺活,不必为出版商折腰,也不必迎合读者。作为一种爱好,想来也是极好的。

当然,如果说写出来的文字能够见诸读者,引起共鸣,或给他人带来一些慰藉,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写字,一种是为了向读者传达某种价值观或对世界的看法,这是外在的;另一种则是为了与自我对话,聆听自己的心声,这是内在的。

我比较偏向于后者。大部分写出来的文字本意并不是为了传达什么,更多的是,在思想挣扎,翻滚,煎熬的时候,自己跟自己内心对话,拷问自己,自问自答,一方面写下自己的疑惑,另一方面则是解答自己的疑惑。

其实,当前社会,很少有人能够坚持什么,一个人能够坚持的事有一两件就已经很好了,比如说,“爱”和“爱好”。其他倒也不必强求过甚。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宽容一些总是没错的。

窃以为,写字最重要的莫过于两点。一是不忘初心,无论是单纯的文字爱好者,还是专业的写作者,牢记写字或写作的初衷是很重要的事情,这可以避免迷失自我。诚如白岩松先生所言:“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不是吗?

二来,保持思想和思考的独立性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个写字者,若是人云亦云,写出来的文字没有自己的思考,这是对自己的亵渎,更是对读者的大不敬,观之千篇一律,大同小异,不仅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能为读者带来任何的阅读体验,所图为何?又要之何用呢?

对于一个业余的爱好者来说,能够坚持写字是一件很好的事,若是为了写字而写字,倒是落了下乘,失去写字本身的乐趣。广而推之,于写作者来说,亦是如此。

若是为了应付而写,所谓的日更,及至无话可说,乃至无病呻吟,言之无物,言语空洞。自己写着无聊之极,读者看着味如嚼蜡,这又是何苦来哉?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无论是写字,抑或写作,都是一个输出的过程。既是输出,那么必有输入。磨刀不误砍柴工,没有积累沉淀,又哪来的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呢?因此,平时多看,多读,多想,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也不会兴之所至,却不知所言。

作为一个文字爱好者,一个写字青年。写作技巧,行文布局,通篇谋略……诸如此类,是万万不敢妄言的。一则才识陋浅,二则不知从何谈起。只是有关于写字的一些感想,聊聊尚可。

文/小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